第03版:社会·民生

以市域之治筑幸福之基

(上接第一版)抓好综治中心提档升级。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各类社会治理资源在综治中心集聚整合,实现“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让人民群众来访“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目前,全市共建市级综治中心1个、县级综治中心9个、乡级综治中心101个、3193个村(社区)综治中心,基本完成达标任务。

抓好网格管理提质增效。按照“党建引领、多网合一”标准,每个行政村(社区)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N名兼职网格员,目前全市专兼职网格员队伍达到2.1万人。出台《全市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全市专兼职网格员队伍管理办法》,明确专职网格员任务清单。3年来,全市网格员共上报处置矛盾和事件163.4万件,累计为群众帮办事项22万件,实现了“事在格中办、难在格中解”。

抓好平安创建提标创优。深入开展“三零”平安创建工作,全市村(社区)创建达标率达78%、企事业单位创建达标率达99.3%。与农村“五星”支部创建紧密结合,把“支部过硬星”“平安法治星”创建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实行“党政干部到难村、政法干部到乱村、经济干部到穷村、技术干部到产业村”包抓机制,累计化解软弱涣散村矛盾问题3260件,培养后备力量274人。

推动多元共治

治理合力逐渐形成

3年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五治融合”作为社会治理有效方式,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形成多元共治合力,绘浓群众幸福底色。

以政治强引领。创新“党建+”模式,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体系,实现党建基层阵地全覆盖。开展社区党员、楼栋长、网格员等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三亮”活动,统筹解决小区物业、卫生等民生需求,形成“微治理”合力。推行“双报到双服务”制度,全市23万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开展社区服务,形成遍布全市的“桥头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平安中国2021》系列报道第一集《党建引领》,用长达12分钟时间推介濮阳做法。

以法治强保障。将市域社会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制订《濮阳市法治濮阳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全面加强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工作实施方案》等,建成19个普法基地,实施“律师进基层,服务全覆盖”、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等工程,举办全市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1550场,普法受众60万人次,群众学法守法用法水平全面提升。深入开展“三促一评”活动,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濮阳营商环境排名连续3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以德治强教化。坚持以孝道修德、以和谐守德、以善行崇德,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感动人物、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全面深化“万名党员进万家助万企”活动,引导全民见贤思齐,营造良好道德风尚。目前,全市共评选“星级文明户”18万户。弘扬新时代濮阳精神、“三李”精神,打造“濮阳好人”“志愿濮阳”品牌,全市注册志愿者83万余人,2人被评为全国优秀志愿者,50人荣登“中国好人榜”。2022年6月7日,在第八次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交流会上,我市坚持德治润心建立道德银行的做法被中央政法委点名表扬。

以自治强活力。在每个村(社区)设立红白理事会、孝善敬老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倡导文明新风。出台《城乡社区协商实施办法》,畅通民主渠道,创新协商途径,全市共开展各类民主协商1.1万余次。在农村实行“四议两公开两监督”工作法,定期对村年度工作、村级财务、集体资产、项目实施等公开监督;在城区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驻区单位等共同参与的“五位一体”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实施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平安志愿者联合会、心理服务协会等482个社会组织骨干作用,及时为群众提供志愿服务。

以智治强支撑。把“雪亮工程”作为智慧城市的先行工程,累计投入4.13亿元,超额完成全国“雪亮工程”重点支持城市建设任务,在全国“雪亮工程”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一次性顺利通过中央政法委评估验收。大力推进“智安小区”建设,搭建市县两级“智安小区”平台,提升治安防控能力,实现精细管理、精准管控、精确溯源。

注重探索创新

区域特色亮点纷呈

3年来,我市按照“全面建、重点创”要求,坚持创先创新创优,自我加压,创造了一批典型经验和品牌项目。

突出项目创新。围绕中央政法委确定的11个项目,建立社会治理创新库,定期刊发市域社会治理专刊,年底评选一批创新项目,推荐参加全市改革创新项目的评选,并作为年底平安建设考评加分因素。3年来,省委政法委市域社会治理专刊共11次刊发我市经验。《市域社会治理跑出濮阳加速度》《濮阳市“三诊”工作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分别被评为2021年度、2022年度全市改革创新案例奖。

打造特色亮点。依托县级综治中心,创新推动政法、信访、民政、房产、卫健、妇联等各类社会治理资源在综治中心集聚整合,构建基层社会治理一体化平台,让群众“只进一扇门”。全国150余个市县到我市清丰县、南乐县考察学习。坚持“34234”工作思路,做实做强“三零”平安创建、“三诊”工作法、“四抓”工作、平安志愿服务等工作,认真总结经验,做出濮阳特色。如市中级人民法院深化“诉前+繁简+类案”三级分流模式,工作经验在全国人民法院会议上交流。2022年以来,中央、省级媒体先后85次刊发我市工作经验。

强化宣传发动。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开展试点创建宣传工作。在市电视台“阳光热线”节目开辟专栏,在《河南法制报》《濮阳日报》开设专版,用好“濮阳市域社会治理”微信公众号,收集社情民意,总结试点创建好经验、好做法,讲好市域治理好故事,传播市域治理好声音,受到群众好评。

法治安邦,初心不忘;守土尽责,稳定一方。如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之花正在龙都大地绽放,幸福、和谐、平安、美好的濮阳画卷正徐徐打开,让我们一起踔厉奋发向前进,蹄疾步稳迈未来!

2023-04-14 1 1 濮阳日报 c115816.html 1 以市域之治筑幸福之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