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财经周刊

市财政局

强化资金保障 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讯 (记者 白国华 通讯员 王晓光)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今年以来,市财政局持续支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保障乡村振兴财政投入,多举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力推进我市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强化资金保障。该局严格落实 “四个不摘”要求,市级预算安排财政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0580万元,保持财政投入总体稳定。用足用好过渡期财政支持政策,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截至目前,该局争取中央、省级提前下达财政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825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006万元。指导县区衔接资金投入产业项目占比不低于60%,支持培育和壮大脱贫地区特色产业,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为防止返贫致贫提供财政保障。

加强资金监管。该局坚持“监”“管”同步的理念,采取积极措施,将绩效监管作为财政监管的重要抓手,切实加快财政资金支出,进一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运用直达资金监控系统统计数据优势,对相关资金指标执行情况进行查询、追溯,及时跟进项目绩效运行情况,督促项目实施单位落实绩效管理主体责任,切实加快项目实施和资金拨付进度,为全市财政资金动态化、规范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和保障。探索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新机制,聚焦涉农资金支出慢的短板弱项,发挥衔接资金支持优势特色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创新财政资金分配使用方式,对项目实施进度及资金支出进度快的县区,在市级衔接资金分配中予以倾斜支持。组织开展专项调度,按照“日常监管、季度调度、年底考核”工作制度,对县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资金使用情况开展督导检查,通过支出数据分析、抽查实施项目、现场实地核查,帮助县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提产量升标准,让“粮田”变“良田”。该局抢抓中央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重大政治责任的机遇,加大争取资金力度。截至目前,我市提前下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39288万元、农机购置补贴3819万元,保障了惠农补贴及时发放,提升了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筹集提前下达资金3855万元,专项用于农业资源生态保护和动物防疫补助。抓住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实行“地方融资、省级贴息”的新政策,利用发行政府债券和使用政策性贷款进行融资的新机制,探索通过投资补助、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方式,引进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确保完成我市高标准农田提升改造建设任务。

2023-04-14 市财政局 1 1 濮阳日报 c115849.html 1 强化资金保障 助力乡村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