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专版

初心如磐担使命 奋楫笃行谱新篇

——濮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濮阳市第六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纪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

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日益加剧,心理健康问题逐渐突出,精神疾病发病率不断攀升,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关系到无数人的身心健康和无数个家庭的幸福安康,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健委的坚强领导下,濮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濮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濮阳市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心,大医精诚、大爱无疆,播撒和煦阳光,书写人间真情,守望万千迷失的心灵,护航至高无上的生命,为无数患者点亮了指引人生之路的明灯。

党的二十大以来,医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伟大宗旨,持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奋力开创濮阳市医疗卫生事业新格局,书写了濮阳市精神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

传承·谨记初心

一路风雨兼程,时刻谨记初心。

30多年波澜壮阔的发展之路,一个个令人感动的瞬间,一次次难忘的回眸,见证着医院一路发展的荣耀和历史。

濮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濮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始建于1992年9月,原址位于市城区京开大道与建设路交叉口,建院初期仅仅开设3间门诊、1个病区,共有5名医生、40张床位。“濮阳市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年轻身影在龙都大地甫一亮相,就以严谨的作风和专业的诊疗为患者解除病痛,开创了濮阳市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先河。

建院30多年来,一代代六院人筚路蓝缕、行而不辍,为守护濮阳人民精神卫生健康励精图治、不断求索。从蜗居在独门小院的简陋院舍,到几经搬迁后坐落于市城区苏北路与盘锦路交会处的新院址……医院目前占地面积45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开放床位500余张,年门诊量近7万人次,是一所集医疗、预防、科研、康复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精神与心理专科医院。温馨整洁的楼宇、亮丽宜人的环境,彰显出创新发展的勃勃生机。

医院设有普通精神科、临床心理科、睡眠医学科、中西医结合科、儿少心理科、康复理疗科等多个临床科室;配备心理CT、脑功能治疗仪、大脑生物反馈治疗仪、精神压力分析仪、脑涨落图仪、睡眠分析仪等先进诊疗设备;病区设有心理咨询室、音乐治疗室、阅览室、棋牌室、健身房、卡拉OK等,为患者营造了高质量的诊断、治疗与康复环境。

在30多年的创新发展中,医院已在精神疾病诊疗及心理健康工作方面取得累累硕果:是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大六院濮阳分中心、全国精神卫生管理试点城市的技术执行单位、河南省精神病医院技术协作医院、市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市精神残疾评定定点医院、市城市流浪“三无”精神病人收治定点医院、市精神病防治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市心理卫生协会和市医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

社会的认可、患者的信任、初心的坚守,是医院发展永恒的动力之源。

质量·精益求精

心系患者,恪守天职;上下求索,永不言弃。作为致力于精神与心理疾病诊疗与康复的一所公立医疗机构,濮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濮阳市第六人民医院)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以患者满意为考量,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肯定。

2021年9月16日,医院召开党总支成立选举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总支委员会,李全国全票当选为医院党总支书记。在2021年12月30日召开的清廉医院建设动员大会上,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李全国就医院作风能力建设提出“树立比学赶帮超意识,助力干部职工服务能力提升;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廉洁医院建设;优化医院作风,助推医院迈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清晰的责任目标、明确的发展思路,凝聚起全体党员干部及广大职工砥砺前行的奋斗力量,吹响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

医院以“学党史、转作风、扬正气、促发展”为主线,将每周四定为全院党员干部学习日,利用下班时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八次党代会精神,提升党员干部理论水平、政治素养。

狠抓能力作风建设大学习、大讨论、大比武、大提升,在全院营造相互赶超的氛围。针对日益凸显的社会心理问题,特别是青少年心理问题,聚焦国内外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提升心理疾病的诊疗与康复能力;鼓励探索推广诊疗新技术,减轻患者痛苦、提升患者预后效果,使广大群众身心健康更有保障。

秉承“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服务理念,不断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工作程序、提升服务效率,努力建设技术精湛、服务周到、群众满意的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

医院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拓展提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员干部带头驰援抗疫一线;派驻心理医生至定点隔离医院心理干预;积极落实各项扶贫政策,为贫困患者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关爱“三无”流浪患者,开展送医、送药、送温暖活动,切实做到了廉洁行医、诚信服务,打造党风清正、院风清朗、医风清新的清廉医院。

医院通过实施中央补助地方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对17382例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纳入国家项目管理系统,开展全方位的随访管理、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稳步推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守护我市和谐稳定奠定了基础。

医院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持续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狠抓医疗服务质量,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优化人事管理机制,为持续推进精神卫生事业和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仁爱·不忘医德

当情感的裂隙深入骨髓,当沉重的压力摧垮心灵,爱心成为唤回美好的唯一通途。面对琐碎,是无微不至的呵护抹去了心灵的界限;面对责任,是救死扶伤的态度坚守着对生命的敬畏;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是对医患情最好的注解。

精神障碍患者是生活在病痛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就像一群“失落的天使”,渴望被尊重、被关爱。医护人员用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呵护他们,让患者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全力以赴、不求回报,发扬南丁格尔精神,营造温馨的“心灵家园”,为患者早日康复、早日回归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日常工作中,医护人员始终践行着使命与担当。为照顾好在院患者的生活起居,她们往往一身多能,时常为患者理发、剃须、修剪指甲;为了给弱监护、无监护的患者补充营养,她们常常自费给患者购买营养品,并自发组织献爱心捐赠活动;每逢年节,为使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医护人员放弃与家人团聚机会,到病区陪伴患者一起包饺子、煮汤圆;为使患者的生活欢乐有趣,病区经常组织读书看报、下棋打球、运动操、拔河比赛、歌咏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记下患者的生辰,为患者精心策划庆祝生日送惊喜活动……在医患间的亲切交流与互动下,病区里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院持续优化老年人就医流程,改善老年人就医环境。在老年精神科的一角,书有“尊老为德 孝贤为先”字样的文化展板传播着医院的老年友善文化;门诊大厅有专门为老年人设置的爱心雨伞免费领取点,出入口设置有老年人专用停车区及上下车安全标识,默默传递着对老年人的关怀;针对高风险的老年人患者制订的防跌倒、防止肺栓塞、误吸窒息、防噎食、防坠床应急预案和防范措施,稳稳托住老年人的安全和幸福……这些以人为本、敬老爱老的举措,得到了省卫生健康委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医院被评为2022年河南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守护·与爱同行

一份专注,承载岁月之重。

一份牵挂,激荡生命之歌。

除了专注于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与呵护,近年来,濮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濮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在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中不断深耕,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问题答疑解惑,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方案。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和后疫情时代,社会各界及各行各业均受到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很多人因此出现了失眠障碍、焦虑抑郁、孤独无助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医院不断完善医疗服务,积极创新服务方式,联合团市委、市总工会、市教育局、市妇联等部门主动作为,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深入开展健康科普宣传,为全民传递正能量。医院不断转变宣传思路,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范围和渠道,精心制作了有关精神与心理健康科普视频86条、科普文章230篇;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报纸、网站、电视等媒介,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精神与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心理援助热线,给无助心灵送温暖。医院充分发挥精神与心理专科的技术优势,心理援助热线接线员24小时在线,义务为群众的身心健康进行心理干预。充分整合市心理援助热线、市职工心理援助热线、市老年心理服务热线、市青少年心理热线,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据了解,疫情发生后,心理援助热线共接听心理热线电话2160人次,成功干预高危来电80人次,有效降低了高危来电者的自杀风险。

职工心理健康服务站,为职场人士解压赋能。为进一步加强社会心理服务,提升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守护全市广大职工心理健康,2022年11月24日,市总工会依托市精神卫生中心(市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以做好职工心理健康需求为导向,以义务向全市广大职工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咨询、心理疾病治疗、心理危机干预等服务为目标,在市精神卫生中心举行了濮阳市职工心理健康服务站揭牌仪式。

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站,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加油鼓劲。为保障我市广大青少年心理健康,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2023年3月3日,医院联合团市委在医院门诊楼前举行了濮阳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站揭牌仪式。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站的成立,是医院在创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完善社会教育服务配套体系方面进行的大胆探索和积极实践,对进一步保障我市青少年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心理健康进校园,撑起高校心理健康“保护伞”。为保障全市高校师生心理健康,2023年3月6日,医院联合市总工会,赴濮阳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心理健康进校园”活动,推动我市高校心理健康建设形成长效机制。一是健全课程体系。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大力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和辅修课程,努力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二是强化咨询服务。通过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方式,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咨询服务。三是加强预防干预。着力构建工会、学校、院系、班级、宿舍“五级”联防体系,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变化规律,定期开展个案研讨,不断提升心理危机预防干预专业水平。

家庭心理健康服务站,谱写家庭和谐新乐章。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我市家庭心理健康服务水平,促进家庭和谐、家庭成员心理健康,2023年3月22日,市妇联、市卫健委联合在医院举行濮阳市家庭心理健康服务站揭牌仪式。家庭心理健康服务站将积极推进我市家庭心理健康工作,切实构建咨询、援助、服务“一条龙”的家庭心理服务体系,自觉担负起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心理健康职责,为健康濮阳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除此之外,医院经常组织医护人员进社区、赴学校、下乡村,开展精神与心理科普讲座、健康教育和义诊等活动。选派心理专家赴上海城社区,为居民义务开展暴雨洪涝灾后心理援助讲座及心理咨询;组织心理专家团队赴军分区、消防队、戒毒所、新冠肺炎定点隔离医院等场所,为重点人群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疏导和心理危机干预服务;走进龙城广场,开展“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睡眠日大型义诊活动;赴范县陈庄镇南羊村开展“敬老月”爱老助老活动……

前行·孕育希望

每一寸时光流逝,都在细数生命的长度。

每一抹微笑绽放,都在传递希望的力量。

30年的发展,一分努力一分收获,在日积月累中,医院全体干部职工用无私的奉献和辛勤的汗水铸就了严谨的工作作风,成就了濮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濮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大爱形象,谱写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8月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用以概括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精神的词语。这16个字,是对医务工作者职业精神最真实的写照,也承载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光荣使命。

未来,濮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濮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将始终秉承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栉风沐雨,奋斗拼搏,将医者的天职与使命化作浓浓的爱心,为患者的幸福生活赋能添彩,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濮阳贡献源源不断的健康力量。

2023-04-20 本报记者 张岚岚 通讯员 卢磊 文/图 ——濮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濮阳市第六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纪实 1 1 濮阳日报 c116287.html 1 初心如磐担使命 奋楫笃行谱新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