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范县新闻

发挥“三种文化”优势

范县以文化建设为 乡村振兴凝聚力量

本报讯 初夏时节,漫步范县大地,散落的村庄安静秀美,特色产业蓬勃兴旺。放眼望去,一条条乡村道路四向延伸,一片片池塘鱼跃虾欢,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映衬出富足与感恩,处处饱含着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近年来,范县结合自身文化特质,立足发展实际,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深挖文化资源,聚焦红色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生态休闲文化“三种文化”优势,重点突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为范县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聚焦红色革命文化优势,用好红色资源。依托范县颜村铺革命旧址、冀鲁豫边区纪念馆、晋冀鲁豫野战军抢渡黄河纪念地李桥渡口红色教育基地等,范县持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推进红色教育,把红色资源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擦亮红色名片。用好红色资源,激励范县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好红色根脉,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汲取红色力量。

聚焦传统优秀文化优势,助力乡风文明稳步提升。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依托高码头镇老范庄的范源·范武子陵园、张庄镇闵子墓村闵子墓文化遗址等,范县注重在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上下功夫,弘扬崇德向善文明新风,使良好的家风家训潜移默化。范县拥有四平调、罗卷戏、枣梆等优秀传统地方戏曲,培养出诸多戏剧人才,创作了《石磨的婚事》《驻村第一书记》《黄河人家》等多部现代戏曲作品,深入基层、深入民心。2022年以来,范县组织国家级、省级戏曲非遗项目和优秀文化合作社开展戏曲下乡演出活动,演出300余场,春风化雨,极大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乡村治理效能显著增强,乡风文明稳步提升。

聚焦生态休闲文化优势,推动文旅融合深度发展。范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战略,文化旅游名片越擦越亮。范县积极响应“濮阳八景”评选,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人文特色古镇——板桥古镇;持续提升生态田园风光小镇——柳溪小镇,相继推出生态民宿、星空岛、彩绘墙、村史馆、耕读小院、农特产品展馆等10余个旅游观光景点。

文化振兴带动产业振兴。4月8日,范县王楼镇第二届油菜花节首日接待游客超过8000人。范县成功实现水稻旱育直播技术,在范县及周边县区推广,种植面积10万余亩。范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丰富的黄河水生物群落,稻虾共作、藕虾共作的纯天然生态养殖技术,造就了范县小龙虾独特的高品质,“黄河生态龙虾”的地标品牌效益日益提升。

范县发挥红色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生态休闲文化“三种文化”优势,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陶秀英)

2023-05-11 发挥“三种文化”优势 1 1 濮阳日报 c117528.html 1 范县以文化建设为 乡村振兴凝聚力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