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大蒜抽薹期的到来,濮阳县庆祖镇的农田里,乡亲们正忙着移栽辣椒苗,呈现出一片田间繁忙、生机勃勃的景象。
“根据我的经验,都是6行大蒜套种2行辣椒,这样才能保证辣椒采光好,不容易生病,产量高。”正在田间忙碌的翟寨村种植大户张双印说道,“以前我们种植模式比较单一,从2016年年底镇政府牵头鼓励我们发展大蒜辣椒套种,我连续种了7年,这几年大蒜、辣椒价格也都不错,平均亩产大蒜1600公斤、辣椒2000公斤,年均每亩收益8000元,是传统种植方式的5倍多。”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庆祖镇的大蒜辣椒套种模式成为濮阳县农业种植的亮点。所谓大蒜辣椒套种模式,是在秋收后种植大蒜并覆膜,第二年4月中旬,将辣椒苗按照6∶2的间距移栽辣椒苗,从而实现大蒜辣椒同步收益。为推广这一种植模式,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庆祖镇引导成立新鼎泰农业种植、大丰农民种植等专业合作社120余个,群众通过土地入股,统一品种、统一标准、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实现规模化经营。此外,在潘家村等村,群众自发采用麦田套种辣椒模式,种植辣椒800余亩,即小麦成熟前将辣椒苗移栽到田地里,实现早栽植、早投产。
在前孙家村高标准育苗棚内,高甜高产西瓜长势喜人,即将进入采摘期。据前孙家村“两委”成员孙国才介绍,2021年,前孙家村联合河南省国宏食品有限公司,着手搭建高标准育苗棚15个,总面积5万平方米,全年实现“西瓜—长豇豆—辣椒”一年三茬种植。具体来说,就是每年2月开始种植吊炉西瓜,4月份在西瓜内套种长豇豆,7月份在长豇豆内套种辣椒,然后采摘期持续到11月份,12月份、1月份进入休耕期,如此循环往复。采用该种植模式,西瓜、长豇豆亩产5000公斤,辣椒亩产3000公斤,西瓜按照市场均价3.2元每公斤计算,亩收入约1.6万元;长豇豆按照市场均价3元每公斤计算,亩产约1.5万元;辣椒按照市场均价3元每公斤计算,亩产约9000元,全年亩收益4万元,除去肥料、种子、人工等成本费用约5000元,一亩纯利润约3.5万元,是传统小麦、玉米种植利润的30余倍。为避免滞销问题,在前孙家村与河南省国宏食品有限公司的共同努力下,种植户将中前期品形好的产品统一销往北京新华地市场、广州江南市场、成都濛阳大市场等全国各大农贸市场;针对后期品形较差的产品,由河南省国宏食品有限公司兜底收购,为前孙家村集体经济发展送去“定心丸”。
前些年,郎寨村种植大户孙连稳搭建2500平方米的塑料大棚,专门种植葡萄,长年的种植使得土地出现板结。根据种植经验,2019年9月份,他在大棚内套种了大蒜,利用温室大棚在春节前后销售蒜苗,着实挣了一笔钱。但是如何让葡萄架下长出更多“金豆子”,孙连稳一直苦苦思索。经过向专家请教,2020年2月,随着蒜苗销售一空,孙连稳立即在棚内繁育脱毒红薯苗。半个月后,第一批红薯苗进入剪苗期,孙连稳组织工人分区域剪苗,大约一周剪一茬,一直持续到6月份葡萄上市才停止红薯苗种植,一茬接连一茬的红薯苗让这片土地又增加了收入。今年3月份,孙连稳划出一半土地种植西瓜,通过红薯苗和西瓜交替种植,既增加了收入,又避免了红薯苗重茬减产。据孙连稳初步估算,今年亩均收益可比去年增加6000~8000元。
2022年下半年,庆祖镇以朱小邱村为试点,积极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40亩,亩均纯收入2128元,比传统种植亩均增收400元。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是根据大豆和玉米的生长特性,采用大豆带与玉米带间作套种,利用植物边行效应,增加玉米种植密度,实现作物协同共生、一季双收。据介绍,今年该镇计划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980亩,不断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
郑洪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