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化工产业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也是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主战场。近年来,濮阳工业园区敏锐地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领域捕捉到了机会,全力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以新路径、新突破占领新高地,产业发展正在经历一场透彻的“化学变化”。
龙德洋新材料生产车间内,形如味精的颗粒是可折叠柔性屏的制造原料之一,公司跻身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之列;恩赢特性树脂实验室建成投用,开发出的30余种定制化新材料产品产销两旺;君恒生物新能源项目完成技改,以废弃生物油生产出满足出口要求的二代生物柴油,更以1.8亿元的投入创造出30余亿元的产值,成为工业园区技术改造、创新驱动的范例。
目前,工业园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中小企业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个,省级智能车间和绿色工厂6个,省级、市级科研平台32个,君恒生物基尼龙及高端聚烯烃中试基地被命名为濮阳市首批中试基地。2022年,工业园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超全市平均值14.6个百分点。
项目蓄能:
三大产业集群在这里汇聚
一直以来,工业园区始终坚持把开放招商作为“一号工程”,2022年以来签约项目9个,总投资329.6亿元,三棵树、海尔希、恩赢、德谦等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效益好的优质项目相继落地,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目前,工业园区已建成产业项目41个、在建项目26个;2023年拟实施22个省市重点项目,总投资214.7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6.1亿元,真正构建起化工、新型功能材料和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的新格局。
化工产业方面,形成以龙润碳四深加工、君恒重蜡加氢制白油与生物柴油、龙都石脑油芳构化及石油助剂生产为主的石油化工,以及以航民甲胺、昱宏聚丙烯酰胺、龙德洋均苯四甲酸酐等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随着濮阳新型化工基地原料气合成公用工程(气化岛)项目开工建设,龙都石化将投资建设百万吨渣油加氢项目,不仅可新增年营业收入50余亿元,还能提供丰富的丙烯、丙烷、催化液化气等下游原料。
新型功能材料方面,成功引进三棵树、东方雨虹、展辰、三和、保立佳等知名涂料企业入驻绿色涂料产业园。同时,以恩赢苯并噁嗪、宝利聚酰亚胺膜为代表的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产、学、研、用为一体,突破了国外“卡脖子”技术,在行业领域内均处于引领地位,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研究开发和供应。下一步,光敏材料、医药中间体、催化剂等轻量化、高产出、快见效的一批项目即将入驻园区。
装备制造方面,坚持以智能化、服务化、高端化、大型化为导向,充分发挥天能新型动力电池龙头引领作用,一方面力争天能技改项目5月投产,另一方面助其加快再生铅扩建项目进展,做长循环经济产业链,逐步形成从电池生产到再生铅回收利用,配套生产塑壳和隔板的全生命周期循环经济产业园。同时,进一步培育特睿邦抽油机与压力容器、鑫澳钢构与风电塔筒等项目发展,提高专业化和智能化水平。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底盘,工业园区全力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超百亿元,铺设供排水、蒸汽、天然气等配套管网162公里,建成市政道路20条(段)、总长度42公里;智慧园区一期工程建成投用,跻身“中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创建)单位”;危化品物流园、企业服务中心、公共管廊等公用工程正加快推进,园区功能日益完善,产业支撑能力持续增强。
特别是,投资25.83亿元的气化岛项目今年将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濮阳新型化工基地供热、电、蒸汽、污水处理等功能要素的承载基地,极大提升工业园区的功能配套服务能力和招商引资吸引力。
“先进制造业是衡量一个地区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壮大实体经济,都离不开制造业。作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我们正紧扣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制造业倍增行动’目标要求,力争到2024年底,使气化岛、航民、灏源、君恒、龙润等化工产业产值达244亿元,天能等装备制造业产值达140亿元,东方雨虹、展辰、恩赢、龙德洋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产值达66亿元。届时,园区总产值将真正实现倍增,达到450亿元,为濮阳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伍凛然信心百倍、如数家珍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