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龙光高能脉冲紫外消杀设备作为防疫“神器”活跃在冬奥会上,并在全省推广;望联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加快由传统油气装备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型;北筑科技智能设备制造成功签约落户……近年来,华龙区建设办辖区企业发展活力和创新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工作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建设办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行“二分之一”工作法,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重,实行以情招商、以商招商,针对企业需求“量体裁衣”,千方百计援企、惠企、稳企、安企,“零距离”为企业提供贴心服务,积极为企业纾困解忧。
助企纾困,当好惠企“跑堂倌”。建设办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领导班子分工协作,“一对一”联系企业,多次到辖区企业深入走访,察实情、解难题、办实事,面对面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用心用情倾听企业诉求,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实行周调度、月总结工作机制和专班推进制度,集中分析研判企业难题,并与相关职能部门对接沟通,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疫情防控期间,该办为瑞丰园、豫北物流园、汇德泉等企业提供保畅通、保物资等服务;为长兴集团、华丰集团、中科龙光、畅通专用车制造等项目建设落地保驾护航,提供“一对一”定制服务。今年以来,该办积极协调市科技局等部门,为华丰集团等3家企业找寻房源,解了企业无处办公的燃眉之急;积极为有意愿落户的8家企业办理项目审批、营业执照等手续。
提质升级,服务企业“零距离”。为助力企业长久发展,建设办将服务品质不断升级,从“店小二”跑腿到“保姆式”服务,再到“管家”代办。该办税源办、企业办、统计办实行联合办公,创建了服务企业“零距离”的工作机制。在长兴集团设置“驻企办”,配备服务专员,开展“管家”代办业务。截至目前,该办积极主动助企纾困,强化政策落地执行,帮助长兴集团注册子公司、办理营业执照等各项手续20余次,办理退税900余万元,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可。
量体裁衣,打出配套“组合拳”。为让企业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建设办始终坚持以“店小二”精神和“钉钉子”精神服务企业,从企业选址直至项目落地,确保服务功能不“掉线”。对新引进和注册的企业,精准对接需求,深化沟通联络。对正常生产企业,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原则,做到服务随时“在线”。同时,该办还主动结合企业实际,积极搭建企业联动服务平台、银企洽谈平台,为企业量身定制符合其发展需求的服务方案,为落实“万人助万企”行动积蓄力量。该办在得知濮阳市畅通专用车制造有限公司资金周转存在压力时,积极协调区政府及区直有关部门,牵线郑州环卫部门,联系中沁泰康及厦门金龙有限公司,为濮阳市畅通专用车制造有限公司争取订单,盘活企业,助力发展。
以企引企,推动项目“加速度”。今年以来,建设办实施以企引企、以商招商,以“双招双引”政策招商引资,引进了总投资1.5亿元的河南北筑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投资5000万元的濮阳兴宇道路运输公司及总投资16.7亿美元的长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高科技材料公司三家企业。在走访辖区企业过程中,该办了解到光大路桥公司计划新上智能设备制造项目,第一时间明确专人与企业对接,联系厂房车间,协调部门会商,制定优惠政策,起草投资协议,以高效务实的工作态度和热情的服务,积极践行“一站式”“保姆式”服务,项目对接到正式签约用时不足1个月,彰显了项目招商引资和洽谈落地的“华龙速度”,赢得了企业的高度肯定。
以上率下,实干为要“创佳绩”。建设办紧紧围绕大力发展招商引资活动要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及时收集企业诉求和招商线索,聚焦企业市场应用、人才招引、项目建设等重点环节,持续优化为企服务,用心用情用力帮助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成立了以办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大力开展一把手招商、全员招商、精准招商工作。今年以来,该办共梳理招商线索17条,完成注册企业9家,对接项目4个,跟踪项目2个,新签约项目2个,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36项。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下一步,建设办将继续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认真落实招商引资“六步工作法”,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建立优质项目信息库,围绕企业发展需要,提供更精准的服务,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打造强引擎。
王卫军 周红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