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无牙痕下套管引扣钳使用方便,用它下套管,我们省了不少力气。”5月22日,中原石油工程公司管具公司下套管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马军志在施工现场指着新配发的无牙痕下套管引扣钳对记者说。
此前,该公司在下套管作业时全部使用普通链钳对套管进行引扣,在施工中易对套管外壁造成损坏。为改进设备性能,中原石油工程公司首席技师崔海龙多次与一线井队沟通,利用现有工具,大胆创新,制造出无牙痕下套管引扣钳。该工具在现场试验时效果良好,遂在全公司进行推广。
这项技术革新的成功得益于该公司今年建立的技术革新项目孵化基地。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介绍,基地的建立旨在激发职工积极创新,让创意变项目、让项目变成果、让成果变生产力。为此,公司成立了技术革新专业委员会,全面负责“金点子”向生产力转化工作。定期开展生产难题征集活动,认真做好项目攻关经费预算,签订攻关任务书。攻关项目完成后,组织项目验收评审,并将结果上报、备案。确定为推广的项目后,由技术革新项目孵化基地生产、推广。自基地建成以来,已有11个项目立项。
“技术革新项目孵化基地的建立,让越来越多的职工喜欢创新、参与创新,并转化出更多成果。”中原石油工程公司党委组织部部长、人力资源部经理肖汉忠表示。
本报记者 史式灿 通讯员 魏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