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濮阳县新闻

文明之花处处开

——濮阳县八公桥镇文明创建工作综述

文明植阡陌,新风沐乡野。大街小巷整洁干净,美丽村居“颜值”倍增,富民产业鼓舞人心,助人故事层出不穷,文明实践温润心田,乡村文化如沐春风……如今的濮阳县八公桥镇,广袤乡村处处涌动着文明新风、散发着文明气息,一首以“乡风文明”为主题的新乐章在八公桥镇铿锵奏响,文明之花在八公桥镇处处盛开。

近年来,八公桥镇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抓手,积极开展文明乡镇创建工作,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乡村品质,将文明融入乡村肌理,不断提升八公桥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文明内涵。

加强文化阵地建设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文明乡镇建设覆盖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八公桥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主题,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和公共文化建设,以文化阵地建设为抓手,全面升级改造镇级综合性文化服务站。

该镇完成全镇64个行政村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并重点打造了史家寨、窦寨、北靳寨、东街等4个示范型村级文明实践站。2022年,八公桥镇被推选为省级文明乡镇候选乡镇,史家寨村文明实践站被河南省文明办表彰为河南省2022年度疫情防控优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濮阳市唯一一个被表彰的村级文明实践站。

搭建平台办活动,扩大文化惠民工程辐射延伸范围。八公桥镇结合自身特色,借助“文艺下乡”“我们的节日”等活动为群众送上文化大餐。积极与党史学习教育等系列活动相结合,挖掘红色文化及优秀传统文化,创作了一批寓教于乐的文艺精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文明乡风

助力乡村振兴

乡风文明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要求之一。乡村美,既看“颜值”更看“气质”。

近年来,八公桥镇高度重视乡风文明氛围营造工作。深化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加强公共文化建设,组织各村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扫除农村不良文化,坚决破除大操大办、斗富比阔等劣风弊俗,订立新村规民约,倡树勤俭节约、健康文明的时代新风。组织开展“建好家风家训,创文明家庭”活动;建设党员志愿者队伍,弘扬奉献友善新风;完善村规民约,力促移风易俗,号召广大村民积极参与“道德模范”“好邻居”“好媳妇”“好丈夫”“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充分发挥道德模范、优秀党员的典型示范作用,营造良好乡风文明。

如今,八公桥镇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文明素养明显提升,乡风民风和社会治安持续好转。

抓实人居环境整治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随着农村人居环境的逐渐改善,八公桥镇群众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期待也与日俱增,从“摆脱脏乱差”逐步提升为“追求乡村美”,从追求“颜值”转变为更加追求“气质”。

提升道路等级,打通交通大动脉。截至目前,该镇完成集镇路面硬化19272平方米、人行道改造10793平方米,拆除现有盖板排水沟2216米,实现雨污水分流,新铺设雨水管道2800米。整修盖板排水沟400米,新铺设污水支管网2000米,汇入主管网, 沿河修筑水泥混凝土道路1500平方米,进一步提升了集镇干净、整洁、有序的良好形象。

优化人居环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将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行动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有序整治“六乱”,开展“六清”,打造“四园”。截至目前,全镇共清理垃圾堆368处3.6万立方米,治理坑塘54个,整治废弃院落、闲置宅基308个,打造“四园”100余处。

立夏过后,草木繁茂、万物并秀。文明的种子在全镇6.8万余名群众心中萌芽,文明的鲜花在八公桥镇80平方公里大地上绽放。一个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八公桥镇正阔步迈向新征程。

本报记者 张岚岚

通讯员 程正锋 钟晓晨文/图

2023-05-24 ——濮阳县八公桥镇文明创建工作综述 1 1 濮阳日报 c118354.html 1 文明之花处处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