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加快推进文旅强市建设 明确近中远期发展目标

我市着力构建“一核两带四片区多点”文旅空间格局

本报讯 (记者 袁冰洁) 记者5月28日自市文广旅体局获悉,根据《濮阳市“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市将深化文旅文创融合,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强市建设,着力构建“一核两带四片区多点”的文旅空间格局。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市文旅的品牌定位为“中华龙源地·世界杂技城”,发展定位为全球华人探源寻根圣地、世界杂技产业高地、国际极限运动基地。

《规划》明确我市文旅发展的近中远期目标。近期目标是:到 2025 年,世界杂技之窗、中华龙源景区、濮阳古城等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建成,高城遗址、戚城遗址、史官遗址等遗址保护利用取得重大进展;新增 AAAA级景区 3 家以上,AAAAA级景区创建取得重大突破;文旅文创成为濮阳文化旅游支柱产业,“中华龙源地·世界杂技城”品牌影响力全面提升,成为中华文化超级IP;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 85 亿元,旅游人数达到 3600 万人次,文化旅游业对生产总值贡献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中期目标是:到 2035 年,建成“中华龙源地·世界杂技城”,文化强市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以龙文化、历史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复兴,具有中原特色的杂技文化超级IP享誉世界,建成1个以上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建成 3—5 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文旅居乡村。

远期目标是:到 2050 年,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叫得响的文化旅游品牌,各种创意要素充分涌流,濮阳成为全国重要创意阶层的集聚地、全国文化创意创新展演展示地。

《规划》明确,我市将按照文化引领、轴带发展、区域联动原则,构建“一核两带四片区多点”的文化旅游发展大格局和豫鲁、豫冀文化旅游协作发展区。

“一核”即濮阳市中心城区(含濮阳县城)。突出主城区在全市文化旅游中的核心地位,优化城区文化、生态、水系格局,拓展城市旅游发展空间,加快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创新龙文化、历史文化、杂技和体育文化展示展演内容,打造全市文化旅游客源地、中转地、集散地和目的地。

“两带”即黄河—金堤河文化旅游带、濮清南乡村旅游示范带。以黄河北岸大堤为主廊道,打造大河观光、健身运动、自驾旅游体验产品;以金堤河南堤为主廊道,打造亲水观光、湿地休闲、文化体验、体育健身产品。以马颊河—引黄入冀补淀干渠为主轴,整合沿线现代和传统农耕文化资源,打造中原乡村旅游示范带。

“四片区”即上古文化展示区、杂技文化示范区、红色文化传承区、现代体育体验区。上古文化展示区依托濮阳县城西水坡遗址等,打造具有文物展示、研学体验、文化创意等功能的文化休闲研学片区。杂技文化示范区重点整合东北庄等环中心城区杂技艺术资源,打造全球杂技艺术集散中心。(下转第二版)

2023-05-30 加快推进文旅强市建设 明确近中远期发展目标 1 1 濮阳日报 c118612.html 1 我市着力构建“一核两带四片区多点”文旅空间格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