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社会·民生

我市拥有八处“国保”八项国家级非遗

本报讯 (记者 袁冰洁) 6月10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记者自市文广旅体局获悉,我市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明显,目前已拥有八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及八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八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分别为:戚城遗址、唐兀公碑、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濮阳卫国故城、西水坡遗址、迴銮碑、史官遗址(仓颉陵)和晋冀鲁豫野战军指挥部旧址。我市拥有的八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别为:聂氏麦秆画、大平调、大弦戏、目连戏、四平调、柳子戏、罗卷戏及东北庄杂技。

近年来,我市深入践行“为国保文化遗产,为民守精神家园”的历史使命,创新工作思路,持续加大文物开发保护力度,文物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市不可移动文物918处,一般革命文物遗存80余处。根据《2023年濮阳市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工作方案》,2023年,我市将做好戚城遗址和史官遗址的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支持指导濮阳博物馆申报国家级二级博物馆、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馆申报国家级三级纪念馆;推动濮阳博物馆、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馆陈列布展提升;推进戚城遗址、迴銮碑、汪洋故居及魏氏墓碑、南乐文庙等文物保护单位安防提升工程。

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同时,我市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也取得了较好效果。我市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在全省率先成立非遗中心,在全国率先开通非遗保护热线。在此基础上,工作人员开展了扎实的非遗普查、申报和保护工作,许多非遗资源不断被发掘。2023年,非遗工作被列入我市文旅文创融合的重要内容,我市将继续做好国家级非遗专项资金申报、省级非遗专项资金申报、省级非遗展示传习示范馆申报工作。开展市级非遗项目、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选活动。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办好“文化进万家——濮阳家乡年线上直播”、“非遗购物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2023-06-12 1 1 濮阳日报 c119432.html 1 我市拥有八处“国保”八项国家级非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