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下午,伴着考试结束铃声响起,2023年高考正式落下帷幕。高考结束了,高考生们也终于迎来了放飞自我的时刻,但考后放松的同时千万要注意安全,6月10日,记者通过多渠道查阅,帮助高考生整理了一些安全注意事项,希望广大考生多加注意,时时想着安全,时时不忘安全,严防人身伤害事故发生。
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高考结束后,考生们会经历很多值得纪念的时刻,不少人喜欢拍照分享到朋友圈、微博与大家分享喜悦。但是,提醒大家有六样东西不要晒,要时刻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让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一是准考证不能晒,如果考生把准考证晒到朋友圈,身份证号等重要信息很容易被复制。二是身份证不能晒,谨防不法分子加以改造利用。三是考生号和密码不能晒,考生号是整个高考期间使用频繁,高考成绩查询、录取结果查询、体检结果查询都需要输入。四是成绩单或成绩查询页面不能晒,这类照片会暴露考生号、姓名等重要信息。五是高考志愿填报纸质表不能晒,以免个人信息泄露。六是录取通知书不能晒,不法分子掌握通知书页面上的信息,考生被诈骗电话骚扰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谨防电信网络诈骗
高考结束后,当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工作人员的电话、信息,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或是进行一些非正规渠道的招生宣传时,考生千万不要轻易相信,一定要主动与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考生不要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要通过官网渠道核实分数、录取信息;暑期社会实践要事先了解实践单位的情况,与实践单位明确有关法律事项,谨防被骗;外出游玩时,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不要轻易透漏个人信息。
安全出行莫大意
注意交通安全。高考结束后,选择聚会、外出游玩的考生,不要和陌生人搭伴出游,切记未成年人不能驾驶机动车,不仅危险更是违法行为;坐出租车时,要乘坐正规出租车,上车前要记住车牌号码,乘车时要系好安全带,切莫贪图便宜搭黑车;外出时要与家人保持密切联系,向家长明确出行时间,确保家长知道考生的去向,尽量避免晚归、不去危险地方(废弃工地、危房、高压管线附近等)。
预防溺水。炎炎夏日,千万不要贪一时清凉而不顾自身安全,到非正规游泳场所游泳;发现有人野泳要及时制止,发现有人溺水切勿盲目施救,要量力而行、科学施救。
外出兼职要注意。高考后选择找寻兼职、实习等工作充实自我、积累经验的考生,谨防被“高薪”虚假招工信息诓骗;一定要拒绝用工单位抵押考生有关证件的要求,谨防证件流失到不法分子手中。
注意饮食安全。注重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吃野果、不食用过期、变质、“三无”食品和无证摊点食品。
记者 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