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万正峰在全市“万人助万企”活动暨制造业倍增行动推进会上指出,要推动工作力量向制造业加强、政策措施向制造业倾斜、资源要素向制造业集聚,苦干实干,久久为功……铿锵有力的话语,充分体现出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实施制造业倍增行动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省委明确提出,要坚定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锚定“两个确保”、深入实施“十大战略”,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一高四新两能”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濮阳目前产业发展还面临着总量不大、结构不优、质量不高、后劲不足等问题,制约了高质量发展步伐。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上来,紧盯目标不动摇、撸起袖子加油干,坚定不移推进制造立市、制造强市,以制造业高质量支撑经济发展高质量。
要遵循规律,凝聚共识。实施制造业倍增行动,以制造业发展为突破口,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基于我市必须走转型发展之路的形势判断,是发展规律使然。对濮阳而言,抓住了制造业,就抓住了“牛鼻子”。立足当前实际,市委、市政府实施制造业倍增行动(2023—2026年),各级各部门必须拿出超常规的举措,进一步推动工作力量向制造业加强、政策措施向制造业倾斜、资源要素向制造业集聚。
要找准路径,聚焦重点。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制造业倍增行动目标是,两年内制造业招商到位资金实现倍增,三年内制造业投资和产能实现倍增,四年内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实现倍增。目标任务已经确定,举措抓手已经明晰。要坚持引进与培育并重,加大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落地开工建设,放大专精特新企业优势,扩大制造业规模。坚持“转型+增效”,快速发展壮大“两能”产业,全力提速扩能“四新”产业,全面提质升级传统产业,夯实产业提质增效基础,提升制造业效益。坚持“科研+研发”,加快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激发制造业活力。坚持“集群+链式”,推进新型化工基地建设,聚力提升开发区能级,培育良好产业生态,提升集群发展水平。
要锤炼作风,优化环境。要建立精准高效的推进机制,推动各级各部门切实把责任担起来、把工作抓起来。强化资金保障,强化用地保障,落实落细“1+14”一揽子人才政策,积极引导资源要素向制造业流动。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以能力作风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进“万人助万企”等活动,发挥首席服务员、助企干部作用,落实惠企政策,减轻企业负担。
制造强则产业强,产业强则城市兴。让我们拿出只争朝夕的干劲,保持滴水穿石的韧劲,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努力在全市形成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面和宏大场景,以制造业倍增行动的实际成效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濮阳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