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拼搏,为了新的梦想和未来

—— 济郑高铁濮阳至省界段项目建设一线探访

济郑高铁是我国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通京沪、京九、京广等南北高铁大动脉的重要通道。自2022年6月20日济郑高铁濮郑段开通以来,濮阳正式跨入“高铁时代”,濮阳市民向南、东南、西南的出行更加便捷高效。与此同时,济郑高铁濮阳至省界段也在加紧建设,该段项目建设进展如何?6月18日,记者深入项目施工一线进行了实地探访。

项目建设再提速

济郑高铁濮阳至省界段是指濮阳至豫鲁交界处,起自濮阳东站,止于南乐县省界,正线全长39.797公里,设正线桥梁2座,新建南乐站1座,是濮阳向东、向北和东北的高铁出行大通道。

当日上午,记者首先来到位于南乐县千口镇樊村附近的济郑高铁南乐站站房及相关工程项目建设现场,吊机、举升车、曲臂车等施工机械和车辆忙碌不停,工人正在站房进行室内外装饰作业;站台上,风雨棚搭建、站台面铺装等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站房自2022年9月开始施工以来,通过倒排施工计划,合理安排节点任务,今年2月底,站房主体框架完成;3月20日,砌体填充墙施工完成;4月29日,钢结构网架顺利顶升到位;5月7日,站台风雨棚主体全部浇筑完成……”对于每一个关键节点日期,中铁十八局负责该项目的经理史龙飞都熟记在心。

他告诉记者,济郑高铁南乐站站房及相关工程项目施工工期紧、任务重,为如期完成“濮阳至省界段与山东段同步通车运营”的目标,项目部压缩工期赶进度,今年2月初,开展了“大干120天”劳动竞赛活动,不仅确保劳动力、机械设备、原材料足额到位,而且实行领导带班作业、分工包保,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南乐站站房主体结构、站台风雨棚主体结构已全部完成,机电安装完成50%,装饰装修完成40%,预计9月底该项目建设可基本完工。

在项目工地的一处展板上,记者看到了南乐站站房效果图。南乐站站房的设计,充分汲取当地文化特色,融合了古建筑南乐老牌坊、仓颉陵庙的建筑形态,在外立面装饰中借鉴DNA双螺旋意向,利用局部翻转铝板变化形成渐变纹理,象征南乐生物科技的蓬勃发展,整体体现出“字韵悠长,生态南乐”的美好愿景。效果图的旁边,还展示了10个现场BIM5D可视化成果二维码,通过手机微信扫一扫,就可720度查看候车大厅、售票大厅、出站通道等场地的模型,让人更加期待站房的早日投入使用。

“现在每天有200余人在现场施工,我们项目部将严抓施工安全、严控工程质量,全力冲刺、追赶进度,确保站房站台按时交付使用。”史龙飞说。

与南乐站房紧张忙碌场景不同的是,济郑铁路濮阳至省界段清丰特大桥施工现场要显得“冷清”一些,桥上只有少数工人在进行最后的无砟轨道铺设和桥面防水层施工作业。“我们无砟轨道施工已接近尾声,接下来就等后续铺轨和7月的静态验收工作了。”中铁上海局负责该项目的总工程师崔文凯说,别看现在工人不多,建设高峰期,这个标段曾经有2000余人在这坚守奋战,过年过节都不休息。“我们2021年4月底开始进场施工,原来计划的竣工日期是2025年2月,为了和山东段同步验收和通车,我们把收官节点提前了1年多。”

据悉,济郑高铁濮阳至省界段站前工程由中铁三局和中铁上海局共同参与建设。其中,中铁上海局承建清丰特大桥458#墩-1064#墩施工任务,为标段大里程段,线路长19.975千米。为加快建设进度,该施工单位锚定节点、倒排工期,进一步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克服冬季施工困难,并采用桥梁装配化施工新工艺,在确保施工进度的同时,做到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环保齐头并进。截至目前,该段桥梁下部结构、连续梁及箱梁制运架等工作任务已全部完成,轨道工程完成93%,项目投资完成99%。

全力服务保进度

近年来,我市始终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国铁集团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济郑高铁濮阳至省界段项目建设,确保2023年年底与山东段同步建成通车。

优质高效完成征地拆迁。济郑高铁濮阳至省界段需要我市提供永久用地1493亩、临时用地1352亩,拆迁建(构)筑物5.51万平方米,涉及清丰县、南乐县、华龙区3个县(区)10个乡(镇)43个村庄。2021年3月,在济郑高铁濮阳至省界段施工招标时,我市积极统筹协调、安排部署,提前完成了项目制梁场、拌和站等600亩大型临时设施用地清表工作,为铁路施工单位4月底进场即可施工创造了便利条件。同时,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会同沿线县(区)快速高效完成了全线建设用地勘测定界、附着物清点登记、补偿协议签订等一系列工作,6月初麦收之后开始全面向施工单位交付铁路建设大田用地,至12月底分批次完成230处建(构)筑物拆迁5万余平方米,保证了铁路工程的顺利建设。

积极协调推进管线迁改。为配合铁路工程建设,市发展改革委积极与河南城际铁路公司及各相关产权单位沟通对接,分批次完成电力、通信、油气、给排水等967处管线迁改任务。特别是在高压输电线路迁改过程中,市发展改革委先后10余次赴郑州与省重点项目办、省能源局、河南城际铁路公司、国网河南电力公司汇报对接,组织相关单位多次论证迁改设计方案,协调河南省电力超高压公司、河南省送变电建设公司等签订施工协议,并积极配合电力公司向国家电网华中调度中心争取停电窗口。(下转第二版)

本报记者 樊欣欣 通讯员 李红光

2023-06-21 —— 济郑高铁濮阳至省界段项目建设一线探访 1 1 濮阳日报 c120347.html 1 拼搏,为了新的梦想和未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