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今年6月是第22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范县县委、县政府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为遵循,狠抓责任落实,深化专项整治,强化监督管理,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整体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筑牢安全意识 强化责任担当
一是压紧压实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更好地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范县先后出台《安全生产职责清单》《新兴行业领域职责清单》《范县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的实施意见》,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三管三必须”原则,进一步压实党政领导责任、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和员工岗位责任,做到人人有责、人人知责、人人尽责。二是严格督导检查。始终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履责,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加大安全生产督导力度。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定期不定期深入调研部署安全生产工作,重要节日和重点时段带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定期不定期专题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及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县安委会6个明察暗访组强化日常检查、跟踪督导,推动各级责任落实、工作落实。三是强化安全保障。持续增加安全生产投入,在预算内足额安排安全生产预防及应急资金,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招录专业人才,充实安全生产和化工园区安全监管队伍,加强培训学习,切实提升安全预防和应急处突的能力。
加强排查整治 消除安全隐患
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狠抓安全隐患整治,确保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一是加强源头管控。牢固树立“防范先于救援”的理念,严格行业准入,将安全评估作为项目落地的重要审批条件。加强安全监管,将安全检查贯穿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营的全过程,从根本上消除风险隐患。二是突出隐患排查。建立健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推动企业安全风险报告由“报风险”向“报管并重”转变。紧盯危险化学品、消防、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燃气、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等行业领域,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常态化开展风险排查整治,着力将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三是严格监管执法。强化事前处罚制度,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坚持安全生产铁规、铁面、铁腕、铁心、铁痕的“五铁”标准,严格监管执法;对存在非法生产经营建设的单位,严格落实“四个一律”要求,在依法拆除违法设备、没收违法所得的同时,严肃追究相关企业的经济责任、刑事责任。
夯实基层基础 提升安全水平
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原则,加强宣传教育,抓好队伍建设,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应急救援能力。一是强化宣传教育。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安全知识“五进”等活动,采取制作刊播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的公益广告,不断拓展宣传渠道。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以及燃气安全、防溺水等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引导群众“关爱生命、关注安全”。充分利用新媒体信息平台、农村应急广播大喇叭,及时发布灾害预警提醒,实现村村通。同时,强化应急演练,不断增强全民安全意识,提升应急避险能力,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有效遏制各类事故发生。二是加强基层建设。组建乡镇应急管理委员会,充实乡镇应急办和应急队伍;加快乡镇“一中心、一站、一队、一平台”和行政村(社区)“一站、一室、一队、一广播、两员”建设,全部达到“六有”标准,在防汛抗旱、冬春防火、应急值守等方面切实发挥应有作用。三是提升本质安全。增加资金投入,加快化工园区建设提升,依托开发区研发平台,建立智能化安全监管系统;年内建成投用危化品停车场、特勤消防站、公公管廊等项目,切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力争开发区在全市率先达到D级安全评级。四是强化应急能力。完善统一指挥、专常兼备的集成响应机制,精准绘制“应急指挥作战图”,确保发生险情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以濮城镇、王楼镇为试点,推广乡镇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新模式。加强救援队伍建设,依托中原油田专业消防队伍,整合基干民兵、综合执法队伍等力量,组建6支应急救援队伍。培育支持蓝天救援队、特战救援队、红十字救援队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各种救援行动,完善了优势互补的救援体系。
安全生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范县将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底线思维”,以铁的决心、严的标准、硬的举措,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努力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为建设“四个濮阳、一个高地、一个中心”做好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