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乡村振兴路上的赵家村“菇”事

本报记者 李振涛 王同录 徐洪波 白国华 宋仁志

从市城区出发,沿开州路约30分钟车程,便到了清丰县马庄桥镇赵家村。站在村南头一座30多米高的“观景台”上,这个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全景尽收眼底。

抬眼望去,650座白色大棚鳞次栉比,共同“拱”起这个全国最大的茶树菇生产基地;菌包厂、烘干车间、冷库等配套设施,恰似布局村北的“多子星”,每年为村里带来近20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而脚下不远处宽敞漂亮的文化广场、绿意盎然的村内游园,更在时光变迁中诉说着该村的精彩“菇”事。

为什么短短6年间,赵家村便从偏僻落后的贫困村蝶变为名头响亮的乡村振兴标兵?其发展经验有何借鉴意义?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深入该村蹲点调研采访,为您呈现——

赵家村由前赵家、后赵家、西赵家3个自然村组成,1600口人有1500多人姓赵。据该村自行编撰的村史村志记载,赵家村赵姓人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后裔。

赵家村有2000多亩耕地,村民一度靠天吃饭,虽说每年多少有点收成,但富裕似乎与该村村民无缘。“好像咱先祖赵皇帝也没给子孙后人带来多少福荫。”有的赵姓村民自嘲。

赵家村离城镇不太远。头脑活络点的村民,就近打个工,多少挣点零花钱。

然而,穷与病似乎是一对孪生子,总是交相缠绕。“过去那是啥日子呀!孩子他爷爷有食道癌,奶奶有糖尿病,都得常年吃药。俺当家的,先是下夜班摔了头,又在工地上出了事儿。”说起从前,村民闫彩玲光想掉泪儿。

有人提醒她:“恁庄子是不是有问题?”闫彩玲顿时一激灵,烧香磕头请神灵,一个没落下。到最后,香是没少上,家还是穷神难送、窘境照样。

致富没门,闲散无事,无事则生非。当时,村里干群关系紧张,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甚至村“两委”换届时,几轮选举都选不出村民信赖的带头人。

就这样,贫穷、落后、涣散的赵家村,年复一年,“涛声依旧”。

2007年,赵家村“菇”事的主角之一赵玉甫登场。

赵玉甫出身中医世家,祖父、父亲都是十里八乡有名的郎中。过去因为村里穷,村民去他家看病,父亲总不忍心多要钱,所以口碑很好。而赵玉甫在县城做医药批发生意,年纪轻轻便买了车、购了房,是大家眼中的“大能人”。

“镇领导跟村里的老党员都来找我,想让我回村当这个党支部书记,带领大家一块儿致富。”回忆往昔,赵玉甫说。就这样,赵玉甫“从政”了。

医者仁心,父亲整日为村民消除病痛,而他更想医治村里的穷“疾”。

这份豪情,具体而生动。“从当上村党支部书记那一刻起,我始终坚持‘无功就是过,民穷就是责’。在村里干点事儿,让乡亲吃饱穿暖、越过越好,作为一名党员,我义不容辞。”赵玉甫说。

“要想让群众脱贫致富,不发展产业不行。产业兴旺,乡亲收入才能稳定增长。发展产业,离不开党员干部引领、服务,‘干部不领,老牛掉井’。”——赵玉甫

上任后,赵玉甫结合村里优势,引进过汽车影院,也建过水泥厂、种过蔬菜。可是,因为种种原因,都未能发展成群众致富产业。

人的命运,既要靠个人奋斗,也离不开历史与时代提供的机遇。

2017年,我国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一个在清丰县范围内推广种植食用菌的带贫产业规划诞生了。作为马庄桥镇唯一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贫困村,又具有蔬菜种植基础的赵家村,被选为项目落脚地。

然而,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并不容易。

万事开头难。一开始种植食用菌,两只“拦路虎”便挡在前面:一是说服村民流转土地,二是说服贫困户种植蘑菇。

对流转土地,赵玉甫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做了万全考虑——要是有人不想动地,就把自己的地换给人家。可没想到,事情出奇地顺利,大家都愿意流转。毕竟,种地能有几个赚头,全家种地不如一人外出打工。

可说到种植蘑菇,赵玉甫他们又一脚踢到了铁板上。“姐呀哥呀妹呀弟呀,恁种蘑菇吧,恁试试呗”,他们把全村贫困户挨家挨户跑了个遍,嘴皮子都快磨破了,也没能说动几个,理由不一而足。

有人说:“大棚不要钱,菌种不还得自己买吗?俺可没钱。”赵玉甫赶紧解释,有8000元到户增收资金,专门用来买菌种。

又有人说:“俺从没种过蘑菇,再说种出来卖到哪儿去?搞不好还得一身孢子粉病。”这话倒也不假,过去种蘑菇,村民用半地下的窨棚,上面覆盖的塑料薄膜不扛风雪、容易毁坏。村民买不起菌包,就把自家的玉米芯碾碎,掺上买来的平菇种自制。种植成本是低了,可蘑菇容易长老开花,释放出的孢子还容易引发过敏性肺炎。

赵玉甫又赶紧解释,村里要成立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龙头公司,不走弯路,也不怕卖不出去,“俺们保证,要是恁亏了,不管亏多少,俺几个党员自掏腰包赔!”

(下转第四版)

2023-07-03 1 1 濮阳日报 c120818.html 1 乡村振兴路上的赵家村“菇”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