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推行“党委+支部+村集体合作社+种植户”模式,镇党委牵头,组织报录村等引黄入冀补淀沿线7个村成立联合党总支,发挥组织优势,带动资源整合,建成1.5万亩叶菜产业园,开发林下土地,发展800亩中药材种植,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产业驱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绿色发展新路径;依托卫河苏堤码头,建设以“卫水秋风”为主题的大运河博物馆,打造集瓜果采摘、商贸民宿、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现代高效农文旅示范园区……
“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清丰县阳邵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县委决策部署,把“五星”支部创建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号工程”,坚持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高标准推进,抓实抓细各项举措,让“产业兴旺星”“生态宜居星”“平安法治星”“文明幸福星”“支部过硬星”闪耀在强村富民的康庄大道上。
阳邵镇瞄准创“星”目标、创新工作举措,建立两个“543”工作法。一是开展清集体资产、清矛盾纠纷、清软弱涣散村、清陋习、清安全隐患的“五清行动”;推行党政正职联片帮村、班子成员联村帮组、村“两委”干部联组帮户、党员联户帮困的“四联四帮”模式;建强基层党组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三个组织”。二是设立“一星一专班”,实行五个专班推进;明确党支部主导、规划指导、宣传引导、跟踪督导四个创建导向;建成党建引领、镇村协同发展,上下联动、四治融合治理,全员参与共创共建共享的三个工作体系。通过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基层党组织“创星夺旗”的积极性,不断推动创建工作向深里走、往实里走,交出了“五星”支部引领基层治理“高分卷”。
聚力“一村一品” 走好产业兴旺“路子”
“五星”支部要创建,产业兴旺是关键。阳邵镇牢固树立产业优先发展理念,注重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通过“党组织+合作社+农户”三位一体模式,积极引导农民流转土地,在增加群众收入的同时,壮大村集体经济,使乡村振兴基础更加牢固。
阳邵镇建立“党组织+企业”抱团发展、互利共赢的“双绑”机制,投资1000余万元,在西志节村利用民生新型建材厂生产线余热建立腐竹烘干厂,引导村集体以土地入股,享受企业红利;持续扩大“党建+食用菌”成果,依托范石村、滩上两大基地不断改良食用菌品种,升级改建食用菌大棚,建设菌棒生产车间,成立河南三餐源食用菌有限公司,年产菌棒2000万棒,带动周边100余名群众致富;坚持“一村一品”,以南部叶菜产业带、北部辣椒产业带、东西瓜果产业带、中心中药材产业带的“四带”布局为依托,大力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目前,该镇共发展甜瓜、西瓜、草莓等水果大棚700余座,种植金银花等中药材500余亩,叶菜种植面积2.3万亩,成立蔬菜种植合作社16家,配套建设冷库18座,年产销各类蔬菜20万余吨,经采摘装袋冷藏初加工后,年产值可达1.8亿元,带动周边1000余名村民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全年可实现劳务收入3000余万元;创新推行“党委+支部+村集体合作社+种植户”模式,镇党委牵头,组织报录村等引黄入冀补淀干渠沿线7个村成立联合党总支,通过发挥组织优势,带动资源整合,建成万亩叶菜产业园,流转800亩林下土地开发紫苏种植;充分挖掘文旅资源,依托卫河苏堤码头,以“卫水秋风”为主题建设大运河博物馆,打造集瓜果采摘、商贸民宿、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现代高效农文旅示范园区,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产业驱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绿色发展新路径。“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该镇推动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40余家,6个村村集体经济在20万元以上,所有村庄全部实现村集体收入正增长,董石村、报录村、西志节村等一批集体经济强村脱颖而出。
聚力环境整治 扮靓生态宜居“面子”
阳邵镇坚持党建引领,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着眼创建要素,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五星”支部创建深度融合,突出人居环境、生态治理、城镇建设,上下联动、合力攻坚,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进一步提升全镇村容村貌。建立“科级干部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胡同、胡同长包户”网格化治理体系,对全镇32个村实行分类精细化管理;编制完成村庄规划11个,实现“四星”以上村全覆盖;先后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大力开展乡村清洁美化、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一系列专项行动,依托阳子线和大运河文化带,对沿线坑塘沟渠、入村道路、农业园区进行绿化打造;累计清理村庄内外垃圾350余立方米,整治黑臭水体6处、农村坑塘4处,硬化胡同3.6万米,建成污水处理厂1个,新安装路灯226盏,整治电线、网线等私拉乱扯120余处,栽植绿化苗木2万余株、片林1.5万亩、林网40余公里,森林覆盖率稳居全县第一。同时,引导群众发展林下紫苏、菊花种植,真正做到美了生态兼顾,富了口袋。2022年,该镇荣获“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乡镇”称号,成功通过省级卫生乡镇验收;农村生活环境明显优化,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显著提升。
聚力“三零”平安创建 筑牢平安法治“底子”
在“平安法治星”创建工作中,阳邵镇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创建,累计投入70余万元,规范化打造了平安建设办公室和司法所,不断推动乡、村两级综治中心全覆盖,探索实施“综治中心+网格化管理”模式,坚持建好用好党员联户机制,做到每户群众都有1名党员联系。积极运用“一编三定”工作法,设置平安法治岗,建立健全村报告、乡处理工作机制,以网格化数据平台为支撑,扎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社会治安防控、社情民意收集等重点工作,积极开展普法活动,依法调处化解信访积案和矛盾纠纷,快速高效化解矛盾纠纷200余件。深入开展“四大两防”“命案防范百日攻坚”“六防六促”等平安建设专项行动,社会治安保持了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发案率和刑事案件破案率“两降一升”。累计新增视频监控50余处,做到了乡村重点部位视频监控全覆盖,有效实现了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平安建设联创、服务管理联抓。
聚力为民服务 做实文明幸福“里子”
阳邵镇坚持把为民服务和群众满意作为“文明幸福星”创建的制胜法宝,持续抓好村级服务阵地提档升级,规范便民服务办事流程,推动村级文明实践站全覆盖。打造阳邵镇晨曦志愿服务平台,文明志愿服务遍地开花;广泛开展“好公婆”“好媳妇”“乡村光荣榜”“乡土人才”等评选活动,充分发挥模范典型示范作用,用榜样力量引领文明风尚;开展“快乐星期天”“广场舞大赛”等文化娱乐活动300余场次,以文化惠民活动赋能“文明幸福星”创建工作;投资800余万元,建设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农村居民不出镇便可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建成养老中心2处,满足不同层次养老需求的服务体系逐步形成。该镇成功创建省级卫生乡镇、成功申报省级文明村镇,全镇人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
聚力“两个作用” 搭好党支部建设“台子”
阳邵镇坚持把建设过硬党支部贯穿“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始终,突出发挥“两个作用”,大力实施“四项工程”。一是实施“头雁”工程,培育好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举办村党支部书记“五星”支部创建能力提升培训班,分类开展基层党建、乡村建设、矛盾化解等培训,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到县委党校轮训;镇村联动举办“党支部书记大论坛”擂台赛,分享创建方法、交流创建经验;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到濮阳县鲁河镇、南乐县近德固乡及大流乡开展乡村振兴现场教学3次;聚焦“书记工程”制度体系建设,出台《党支部书记考核办法》,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有效提升创建工作能力。二是实施“领航”工程,建设好班子。对各类人才实施分类管理,建立“离任干部库”“乡贤能人库”“优秀村干库”,选育培养村级后备干部64人;创新开展“我的实事清单”党建活动,对村“两委”干部定责、定人、定目标,累计办理民生实事675件。三是实施“淬炼”工程,锻造好队伍。持续拓展“一编三定”工作法,1805名党员带头认领创星岗位;建好用好党员联户工作机制,实现每户群众均有1名党员联系人;强化创业带富典型培养,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136名。四是实施“强基”工程,严格组织生活。通过志愿服务、线上参会等方式,创新组织生活形式载体;统一印发“三会一课”记录本70套,把“三会一课”会议记录展评纳入党建观摩规定动作,促进党组织生活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新征程时不我待,新使命催人奋进。沐浴着党的二十大的春风,阳邵镇“五星”支部创建成效非凡,初步形成了“三星成片”“四星成批”“五星领先”的新局面。下一步,阳邵镇将乘势而上、接续奋斗,把“五星”支部创建作为加强基层党建的指挥棒、提升基层治理的发动机,持续唱响主旋律、发出最强音,让“创星”“追星”在全镇蔚然成风。
全媒体记者 王献伟 通讯员 王昊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