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地处河南东北角、“两河三堤”交汇处的吴坝镇,群众昔日饱受水患之苦,经济社会长期发展滞后。当前,干群关系和谐,群众安居乐业,经济繁荣发展,生态优美如画,较好地交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吴坝答卷。
吴坝镇之所以能够抓住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国家发展战略政策机遇,尽快迁出“穷窝子”、摘掉“穷帽子”、拔掉“穷根子”、蹚出“新路子”,记者认为最关键的两条经验:一是镇党委、镇政府一班党员干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以等不得的紧迫感、使命感,抢抓机遇,快干实干,兴业富民。二是镇党委、镇政府一班人坚持系统思维,善于用系统思维理念谋划、推动工作,在紧跟中央决策部署、敏锐捕捉政策信息、密切跟踪政策动向、抢抓政策机遇的基础上,既强化党建引领,又深化党建赋能;既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高标准推进黄河滩区迁建工作,又提前谋划,推动产业富民,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循环产业链条,夯实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产业基础、群众基础;既全力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又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优势,化水害为水利,大力发展生态文旅产业,最终抢占了发展先机、赢得了发展主动。
看吴坝,写吴坝,必然绕不开吴坝镇东晟明珠社区。作为滩区迁建安置地,东晟明珠社区承接了吴坝镇12个滩区村1.2万名群众。如何让滩区群众迁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这最考验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智慧和治理能力。庆幸的是,在这场“大考”中,吴坝镇同样交出了优异答卷:他们坚持把滩区迁建和产业发展、转移就业同步谋划,将车间建到社区旁,把生产线搬到家门口,让群众过上了“楼上过日子,楼下挣票子”的幸福生活。“现在吴坝镇基本没闲人”“企业都在追着工人走”……一句句朴实的话语,折射出当地群众和企业家对吴坝镇滩区迁建工作满满的认可与肯定。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篇大文章,所有的成功都不会轻易获得。吴坝镇的经验启示我们,只有坚持系统思维理念,统筹做好顶层设计,抢抓政策机遇,突出地方特色,选准优势产业,注重协调发展,用脚步丈量路途,用汗水辉映阳光,用实干兴业富民,方能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上挥毫行笔,在黄河岸边希望的田野上谱写华彩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