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让博物馆成为城市精神家园

(上接第一版)这引起了市政协对全市民间博物馆的关注。

广顺书院和广顺瓷板画博物馆坐落于范县文化产业园,主要呈现全国名家书法、绘画、摄影作品,以及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瓷板画藏品。2022年4月,市政协主席徐慧前带领调研组到这里调研,参观展厅藏品,聆听讲解,深入了解书院和博物馆在提升完善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政协调研组先后深入中原民间纺织文化博物馆、清丰王善朴艺术博物馆、东北庄杂技艺术博物馆、濮阳县孙健初故居纪念馆、南乐岳红昌民俗博物馆等,了解其运行情况。

“民间博物馆特色鲜明、藏品丰富,但存在起步晚、规模小、运行不规范、社会效益不够显著等问题。”去年6月,市政协专门形成《关于促进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建议》,以社情民意的方式报送市委、市政府,建议制定出台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建设的意见和办法,促进民间博物馆发展。

建议提交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作出批示,要求逐条研究落实。相关部门积极与市政协对接,特别将“关于扶持非国有博物馆建设奖励政策”内容加入草拟的《关于扶持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奖励办法》。

“支持中原油田利用中原文化宫打造陈列馆,留下濮阳市因油而建的历史和中原石油人的记忆”“实施中小博物馆品质提升计划,大力支持民间收藏博物馆建设”。在《关于加快博物馆建设 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中,市政协就全市特色博物馆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

为促进建议落实,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行业专家多次与中原油田有关部门就项目选址、规划设计等内容沟通交流,并召开座谈会,对中原油田陈列馆建设方案提出意见建议;为强化跟踪监督,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深入华夏神木博物馆等项目建设现场,了解项目进度,开展民主监督,推动项目尽快落地见效。

而今,中原油田陈列馆、华夏神木博物馆已经建成并对外开放,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博物馆、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馆,以及黄河民俗博物馆、中原民间纺织文化博物馆等各类特色博物馆依托资源优势,教育、收藏、展示功能日益完善,全市各类博物馆“百花齐放”,为游客打开更多了解和品味厚重濮阳文化的窗口。

推动濮阳文旅文创融合发展

博物馆一头连着文化,一头连着旅游,博物馆建设是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濮阳是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较为丰富,拥有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馆、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范县旧址等纪念场馆,这些场馆生动展示了濮阳老区的光辉岁月和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2021年9月,市领导万正峰、徐慧前到清丰县单拐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调研。万正峰强调,要深入挖掘和用好红色旅游资源,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进濮阳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市政协始终围绕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和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进行调研。除了对博物馆建设持续关注外,2022年,市政协还对濮阳市文化重点项目建设进行调研,形成了《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促成了《濮阳市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三年行动计划》的出台。

“2023年,市政协文史委的主要调研课题是关于非遗保护和传承。”马洪涛说,非遗保护和传承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希望通过对濮阳非遗保护现状和困境的调研,提出行之有效的意见建议。

“要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赋予黄河文化新的时代内容,进一步规划建设一批有特色的博物馆,从中感悟黄河流域的时代变迁,激发奋斗新时代的精神动力。”市政协委员何多丰在政协八届六次全会上发言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关于争取国家、省文保资金的建议》等10余份大会提案涉及文旅文创融合发展,部分提案被列为市级领导督办的重点提案,助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

为发挥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市政协征编出版33万字的专题史料图书《黄河记忆》,编写濮阳黄河大事记,以清晰的脉络再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濮阳治黄史,讲述了精彩濮阳黄河故事。

濮阳是“中华第一龙”的故乡,西水坡是“中华第一龙”的发现地。政协提案《关于规划建设西水坡考古公园的建议》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博物馆是物化的历史,是城市文明的重要代表,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主体和支柱。”徐慧前表示,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博物馆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把加快博物馆建设作为突破口,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开拓资源优势,拓展市场空间,激活产业动能,做强做亮濮阳文化品牌,全力推动我市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2023-08-02 1 1 濮阳日报 c122507.html 1 让博物馆成为城市精神家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