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法治周刊

华龙区人民法院

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司法保障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张洪中 通讯员 张雨涵) 法治既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其良性运行的根本保障,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华龙区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主动服务中心大局,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服务保障。

清单管理,优化服务提效率。“看了华龙区人民法院为企业提供的服务清单,我们在诉讼前需要提前准备哪些材料一目了然。”近日,在该院诉讼服务中心,某民营企业负责人徐先生为该院点赞。该院设立企业维权绿色通道,推广网上立案、远程立案等“指尖”立案方式,实现了诉讼辅导、现场立案等诉讼服务“一窗通办”。在立案阶段对涉企五类合同进行“绿标签”标注,推动立审执衔接与全流程加速。

该院不断拓展服务清单,出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通过“硬核”举措让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为推动商事案件实现从立案到结案各个节点的留痕、提醒、预警等智能化辅助,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制订商事案件《流程节点管控一览清单》。为强化商事案件审限管理,制订商事案件《审限变更指引清单》,详细列明审限变更情形、事由、期限和具体要求,通过审限变更制度,催生商事案件办理质效“新蝶变”。该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赵同彪表示:“清单制度是给权力做‘减法’、给民心做‘加法’、给优化营商环境做‘乘法’,有利于提升审判效率、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法治赋能,净化市场防风险。该院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融入每一起涉企刑事案件,严厉打击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的各类刑事犯罪。被告人韩某某、秦某某等人在未经某品牌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的情况下,合伙生产假冒某品牌酒,后被公安机关查获,假冒的酒被公安机关销毁。该院经审理依法作出判决:被告人韩某某、秦某某等11人犯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分别获得有期徒刑等刑罚,并处罚金人民币200万元。

该院将刑事审判融入工作大局,严厉打击阻挠企业发展的犯罪活动,审慎审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涉众型犯罪案件,净化民间投资融资环境。针对案件办理中发现的问题,承办法官从法律的角度积极为企业“把脉问诊”,开出多剂“良方”,帮助企业“治未病”。

能动司法,护航发展添动力。良好的营商环境离不开执行工作保驾护航。该院坚持依法执行、善意执行、文明执行,依法保障企业的正常发展、经营。在办理一起执行案件中,申请人坚持扣押被执行人设备并由自己保管,以便尽快拍卖。执行人员考虑到被执行人某公司尚在运营,扣押设备会影响正常经营,不利于企业筹措资金偿还债务,于是积极做申请人思想工作。最终,经申请人同意,该院采取“活封”方式,对查封财产登记造册,继续由被执行人使用,优先保障生产经营。目前,被执行人已履行完毕,该案顺利执结。

该院常态化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成立“中小投资者法律顾问团”,通过“上门体检”“送法进企业”等方式,协助企业管理者更加法治化、科学化地管理企业。同时,主动融入多方参与的优化营商环境大联动格局,积极推动府院联动机制实质化、常态化运行。先后与市保险协会、市总工会、市物业协会等签订对接调解协议,拓展诉前解纷新路径,凝聚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合力。

“人民法院肩负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使命。华龙区人民法院将始终坚持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融入司法办案全过程,奋力推进法院工作现代化,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生态,为促进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该院党组书记、院长李凌燕思路清晰、信心满满。

2023-08-02 华龙区人民法院 1 1 濮阳日报 c122552.html 1 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司法保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