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市场监管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上半年工作回眸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2023年上半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跟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争先创优”总体要求,以助推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为总目标,着力打造“担当、创新、文明、和善、效能、清廉”市场监管,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各项工作稳中求进、亮点纷呈,奋力交出一份干货满满的半年工作答卷!

上半年 党建引领凝聚力量

党建引领,激活发展新动能,实现党建和市场监管事业发展同频共振。

——抓实抓牢党建工作。切实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健全党建引领融聚力量、党建引领融合业务、党建引领融入作风建设的工作机制,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党建为核心强班子、带队伍、促发展、谋新篇,发挥“党建+”作用,激发市场监管新活力,全力开创市场监管新局面。上半年,局党组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1次,党组书记基层调研2次、上廉政党课1次,领导干部全面从严治党学习教育23次,开展谈话33次,向市委主体办网上纪实考核系统上传信息120条。利用周一例会、“周四夜校”集中学习25次,县级领导干部上党课12次,支部书记领学20次、上党课30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先后荣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优秀单位、基层党建工作优秀单位。

上半年 重点工作势头强劲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亮点工作精彩纷呈。

——商事制度改革成效凸显。在全国率先推行“一码集成”改革,一举实现“准入即准营”。2022年6月,我市因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明显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河南省仅此1家。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再接再厉,持续攻坚,进一步扩大“一码集成”改革范围。目前,全市13个部门32个事项中,已有10个事项通过线上方式实现“一码集成”,7个事项通过线下方式实现“承诺准营”,其他事项正在积极推进。全市已颁发“一码集成”营业执照16482张,办理许可事项1420户,营业执照当日发放率98%以上、网上办件率96%以上,全程电子化办理率稳居全省前三。在推行“一码集成”改革的同时,坚持把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截至6月底,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33.6万户,实现了市场主体持续稳定增长。

——信用监管工作全省领跑。一是持续加强涉企信息归集。目前,全市涉企信息归集总量达648万余条,涉企信息共享应用领域达到41个,信息归集率连续6年位居全省第一。二是积极开展市场主体年报公示。我市市场主体年度报告公示工作连续6年位居全省第一。企业年报率90.41%,个体工商户年报率97.48%,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率96.44%,均居全省前列。三是稳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双随机、一公开”联席会议32个成员单位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事项清单部门覆盖率、抽查计划部门覆盖率、检查对象库部门建库率均达到100%,先后两次获得省联席办通报表扬,整体工作位居全省前列。“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连续4年全省优秀,我市被批准为全国市场主体信用承诺3个试点市之一。5月11日,我市《抢抓全国试点机遇 打造承诺闭环模式 实现市场监管服务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案例从全国各省、市398个案例中脱颖而出,一举荣获“全国优秀信用承诺案例”,是全国8个优秀案例之一、全省唯一。

——知识产权工作扎实推进。持续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工作,有效发明专利达到1133件,同比增长14.44%;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01件;有效注册商标达到35354件,同比增长14.86%。全市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贷款1.26亿元。健全知识产权“严、大、快、同”保护体系,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能,我市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已纳入国家知识产权局申建城市名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排名保持全省前二,查办专利纠纷案件数量位居全省第三。

——检验检测体系日趋完善。我市现有国家级质检中心1家(国家电光源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正在创建国家级检测中心1家(河南省羽绒羽毛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现有省级质检中心6家,正在筹建省级检测中心2家。目前,全市通过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有143家,各类仪器设备1.63万台套、从业人员2977人。

——质量发展工作再攀新高。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做好各级政府质量奖企业培育工作,组织指导各县(区)政府开展河南省质量强县示范县创建活动。以市政府名义印发了《关于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争创“美豫名品”公共品牌的实施意见》,并组织协调16个市直部门和各县(区)政府宣传贯彻。组织指导我市企业积极申报质量诚信A等企业认定工作,共有32家企业向省质量协会提交了申报材料,我市有望继续保持认定数量和质量全省先进位次。4月7日,濮阳市盛源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濮阳圣恺环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荣膺河南省省长质量奖提名奖。

——标准引领作用逐步增强。扎实推进“标准河南”建设,在全省率先设立标准创新贡献奖,印发了《关于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支持标准河南建设的意见》《关于申报河南省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的通知》,成立了河南省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助力我市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上半年,共受理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5个、工业标准化示范项目3个、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2个,推荐上报省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2个。

——计量、认证监管持续规范。开展民生领域计量检定监督检查,共检查商场、超市127家,检查计量器具561台件;完成新建计量标准2项、计量标准到期复查11项、专项计量授权到期复查2家。鼓励支持家具、建材、涂料和物流包装物等企业开展绿色产品认证,助推企业绿色发展。组织开展中小企业质量提升行动,为9家强制性产品认证企业完善了质量信誉档案,选取12家小微企业作为市级试点企业,推进小微企业规范运行管理体系。

——价格监督检查精准高效。紧紧围绕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抓好各项降费减负政策的落实,积极开展重点领域价格监管工作。扎实开展了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共检查药品经营使用单位408家次,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113家次。组织开展了涉企收费专项整治,今年以来,立案查处价格违法案件3起,罚没款14.26万元。

——网络交易监管有力有序。加大网络交易平台实时监测力度,今年以来,共监测辖区内网店24857家、自建网站404家,查处网络交易违法案件3起。开展了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专项监测,线上排查市场主体639家次,发现违法线索6条。开展了互联网销售危化品专项治理行动,排查危化品相关企业171家,发现案件线索11条,已在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监平台存证。

——广告监管水平大幅提升。持续开展虚假违法广告整治行动,充分利用大数据广告监测平台对全市传统媒体、户外、互联网、移动客户端广告进行不间断监测,及时调查处理违法线索。目前,监测各类广告258条,条数违法率3.1%。全省大数据广告监测结果显示,我市传统媒体广告违法率为0。同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还开展了重点领域广告监管、导向广告监管、公务员培训广告监管等6项广告监管行动,办理各类广告案件20件,罚没金额17.28万元。

——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健全完善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圆满完成黄河保护法专项清理、以市政府名义印发的规范性文件清理等工作,为我市成功创建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作出积极贡献。市市场监管局先后被评为全国“七五普法”先进单位、全省“行政执法责任制示范点”,连续多年荣获“年度法治濮阳(法治政府)建设”先进单位。

上半年 安全监管不辱使命

坚守底线,守牢安全生产防线,筑牢民生幸福“底线”。

——守牢特种设备安全底线。为坚守特种设备安全底线,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建机制、压责任。探索形成“一案一图、两手册六机制”监管模式,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责任网格监管体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实施分类管理、动态管理,确保每台特种设备均有责任人员,让监管更加精准、高效。二是勤排查、强监管。坚持问题导向,严格落实“四个一律”,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攻坚行动。三是抓创新、提效能。推行“互联网+特种设备监管”新模式,在全省首创市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云平台,实现了市、县、乡三级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监管。积极推进移动式压力容器溯源系统建设,对全市气瓶充装站加装电子追溯系统。建成96333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应急救援时间由法律规定不超30分钟降为8分钟,精准救援水平大幅提升。

——守牢食品安全底线。印发了2023年食品安全工作要点和年度检查计划,召开推进会议5次、调研指导2次,开展业务培训2期,编发“两个责任”工作简报5期,向市级领导干部发送工作提醒函16份。摸排获证食品生产经营主体4608家,确定包保干部3606名,第二季度包保主体督导率达到99.5%,提前完成督导任务。监督检查食品销售企业24家、食品生产企业178家次、餐饮单位30家,对全市339家食品生产企业进行风险分级,开展食品快检927批次,完成食品抽检2993批次,核查处置不合格食品243起,发布食品抽检信息14期。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美团、饿了么两家外卖平台3850余家餐饮服务单位中,已有1345家上线“小份菜”“半份菜”。

——守牢药品安全底线。先后召开全市药品监管暨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培训会、药品零售企业连锁总部安全监管工作座谈会、医疗机构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座谈会。开展了药品经营使用和疫苗流通使用专项检查、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流弊问题专项整治,检查药品经营使用单位408家次,查处“两品一械”案件84起,罚没款56.97万元。开展了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贴敷类医疗器械专项检查、“砭贴”产品专项清理等专项检查,共检查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113家次,查办医疗器械案件6起,罚没款11.5万元,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用械安全。加强药械、化妆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共录入、评价、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2205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844例、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241例,我市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质量评价得分位居全省第一。

——守牢市场监管质量安全底线。持续开展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加强产品质量风险管控,有效防范化解行业性、区域性安全风险。强化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共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11起,罚没款10.96万元,“双打”工作位居全省第一,坚决守住市场监管质量安全底线。深入践行“案件为王”理念,今年上半年共查办各类案件385起,罚没款351.4万元,全市未发生制售假冒伪劣重大案件,以及区域性、系统性质量安全问题。在守住安全底线的同时,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线共登记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3.62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68.7万元。2月20日,全省放心消费示范创建工作动员部署暨评估验收现场会在濮阳召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会上作典型发言。

初心如磐担使命,奋楫笃行启新程。该局党组书记、局长管红光表示,上半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凝心聚力、务实重干,坚持以“1236”战略布局为引领,以服务“一高四新两能”产业为重点,各项工作多点发力,实现全面开花。下半年,市市场监管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市场监管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3445”工作思路,乘势而上,加压奋进,进一步推动市场监管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濮阳贡献更多“市场监管力量”。

全媒体记者 谷爱素 通讯员 刘新元 贾孟云 刘新霞

图①5月6日,副市长周锋出席“企业开办便利化服务网点”启动仪式。

图②执法人员开展日常监督检查。

图③执法人员正在核对商品信息。

图④执法人员对商品储存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图⑤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管红光现场指导医疗器械安全宣传周工作。

本版策划 周自超

2023-08-10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上半年工作回眸 1 1 濮阳日报 c123073.html 1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