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风徐来,龙都涌动。8月17日至18日,以“聚焦氢链制造·助力氢城腾飞”为主题的2023濮阳氢能产业发展大会顺利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氢能领域专家学者、行业精英齐聚濮阳,共赴“氢”盛会,共话“氢”事业,共谋“氢”未来。
在短短的48小时里,既有氢燃料电池系统正式下线量产、氢能“黑科技”装备及核心材料展示,惊艳了众人;又有一场场高水平专家报告激荡思维、一个个项目签约收获累累硕果,为濮阳加快发展氢能产业、加速实现“中原氢城”目标提供了内生动力、拓宽了发展路径。
“氢”尽全力,逐梦未来。在倾力办好大会的统筹策划中,你我携手同心、部门无缝对接,龙都濮阳向全省、全国展示了热情拥抱氢能时代、“氢”心“氢”力“氢”情打造氢能全产业链“中原氢城”的动人风采。我们相信,这场“氢”城之约、“氢”城之恋,必然助力濮阳做优做大做强制造业,加快推进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濮阳实践新局面。
共赴“氢”盛会 共享“氢”成就
院士、教授、科学家……这些普通人眼中“高大上”的人物,因为一场“氢”城之约,齐聚豫东北门户枢纽城市——濮阳。
氢能产业发展大会举办期间,大咖云集、群星灿烂。除了国家能源局科技司能效与储能处处长徐梓铭,还有南京大学物理学和材料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邹志刚,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杨福源,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文,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裁、国家特聘专家陈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素君,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包士毅,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马林聪等,皆是业内专家学者和精英翘楚。
与这些专家学者一同莅临濮阳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氢能相关科研院校、业界的代表。作为大会主办单位,PGO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周元激动地说:“去年的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濮阳)峰会有近500人参会。这一次的氢能产业发展大会,我们原定邀请200人左右,结果来了近300人。濮阳虽不是最早发展氢能产业的城市,却是目前国内氢能产业发展最快的城市,业界人士都想来濮阳看一看、走一走,探寻行业趋势、寻找合作商机。”
开幕式上,市委书记万正峰激情致辞,向与会嘉宾详细介绍了濮阳的市情市貌、资源优势、产业体系,表达了濮阳抢抓风口、前瞻布局、大力发展氢能产业的真挚热情,真诚期待大家在濮阳多走走多看看,感受濮阳的无限活力、发展潜力、独特魅力,考察氢能产业发展前景,深化项目合作,共谋发展大业。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起鹏推介了濮阳市人才引进政策,副市长聂长明推介了《濮阳市促进氢能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向与会嘉宾全方位解读了濮阳大力实施招才引智相关政策、“真金白银”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展示了濮阳发展氢能产业的信心、决心和诚心。
高端论坛,是一场行业大会成功举办的灵魂。开幕式上,徐梓铭作了《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助力新型能源体系规划建设》的专题报告,王文作了《车规级氢探测新技术研发及应用》的专题报告。在随后举行的氢能产业发展大会主论坛和氢能制储运加技术分论坛、燃料电池技术分论坛上,24位业界专家轮番登台,图文视频并茂,理论结合实际,为大家深层解读了氢能产业发展现状、未来趋势、技术创新、最新成果等,全面展现了国际国内氢能产业发展进程,凝聚了行业智慧,明晰了发展方向,探索了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由于时间紧张,开幕式刚刚结束,与会专家甚至没有休息一分钟,就开始上台作报告,一场接一场,场场均是信息大爆炸。讲台上,专家讲得认真仔细;讲台下,大家听得如痴如醉。每一场报告既有前瞻思维又有具体实操性,精彩纷呈、干货满满。参会人员不时记笔记、拍照片,想方设法汲取大会上的每一条关键信息。尽管报告会较预定时间延长不少,但与会嘉宾舍不得提前离开会场一分钟。
大会期间,会场气氛火爆、“热气腾腾”。参会嘉宾认识的相互握手寒暄,不认识的互留电话互加微信,不断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大家热烈沟通,洽谈业务、交流学术、探讨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共同拥抱氢时代、共享“氢”成就。
共话“氢”事业 携手谋发展
氢能实现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技术突破。氢燃料电池是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条上的重要一环。8月17日,风氢扬首台256kW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下线仪式在濮阳县举行。这标志着风氢扬(濮阳)研发生产基地全面进入生产阶段,将有力促进我市氢燃料电池装备乃至氢能装备全产业链集聚发展、形成规模效应。
随着与会专家、领导共同为256kW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推杆揭幕,现场气球彩带飞扬,响起热烈掌声。来自国内的近70名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高光时刻”。仪式上,邹志刚对风氢扬公司的发展给予高度评价,对濮阳市全力发展氢能产业的做法措施和取得的成效表示充分肯定,认为“濮阳打造‘中原氢城’的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