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社会·民生

(上接第一版)

(上接第一版)“感受很深,最突出的是有些家庭确实很困难,桑梓助学基金很有意义。”谈及入户走访的感受,刘利峰的儿子说。

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现在已是男高音歌唱家的王崇斌,也带着妻子从郑州赶来参加入户走访。王崇斌深情回忆了他与桑梓助学基金的不解之缘:求学期间,他不仅受到桑梓助学基金的帮助,协会志愿者还借钱给他渡过难关。多年来,他一直深怀感恩之心,在用实际行动回报桑梓助学基金对自己帮助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协会的骨干志愿者。

像刘利峰、王崇斌这样曾经受惠于桑梓助学基金、现在用实际行动帮助更多人的志愿者,不止一个两个,而是成百上千个。现在已是航天专家的顾名坤,计划请假赶回范县参加入户走访,由于在外学习纪律而没能赶回;2007年在市公安局参加工作的李永磊,将第一个月工资全部捐给桑梓助学基金;在郑州某外企上班的李玉刚,不仅每年向桑梓助学基金捐款5000元以上,而且连续6年赶回范县参加一年一度的入户走访调查……

一个个感人的事例,让第一任会长孟贵臣每次讲起来,都禁不住流下感动的泪水。“你看,这是今年向桑梓助学基金捐款的名单。名单上的绝大部分,都是曾受助于桑梓助学基金、如今积极救助别人的人。”孟贵臣表示,这就是桑梓助学基金的魅力,也是所有志愿者20年来坚持的动力所在。

“我觉得桑梓助学基金主要有两方面的意义,一个是为困难学生雪中送炭,关键时刻帮他们一把,使他们的命运从此改变;第二个是在社会上播撒爱的种子,让受助困难大学生感受社会的爱,在他们心里种下爱的种子,他们走入社会后,用实际行动把爱传递给更多的人。”范县人才志愿者协会第二任会长沙海光说,志愿者欣喜地看到,受助学子不负众望、发奋读书、立志成才,在读期间争当志愿者,毕业后爱岗敬业,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感恩桑梓、传递爱心,现已初步形成“救助—反哺—再救助”的良性循环。2017年以来,每年有几十名受助学子接力助学,回馈桑梓、回报社会。这种自发的感恩之心,使志愿者坚信,当黄河滩区盐碱地拱出的小苗成长为参天大树时,不愁他们不反哺家乡、不建设家乡!

2023-08-23 1 1 濮阳日报 c123770.html 1 (上接第一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