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的雨后,清新的空气,弥漫了整片大地。从范县县城出发,沿板桥路向西南方向驱车10公里,便到了王楼镇东张村。此时,耳边不时响起蝉鸣鸟叫声,一幅美丽乡村田园画映入眼帘:宽敞整洁的柏油道路,整齐摆放的分类垃圾桶,层次分明、绿树成荫的绿化带,一步一景、内容丰富的文化墙,一排排青砖红瓦的小洋楼,房前屋后硕果累累的小果园,宽阔的文化广场上村民们正欢快地跳着广场舞,一派祥和景象。
多年前的东张村曾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全村人口不到200人,年人均收入不足100元,村里不仅没有任何产业,就连吃顿饱饭都是问题,当时的“囧”状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
为了改变落后面貌,党的十八大以来,东张村立足实际,以“团结和谐、治安稳定、美丽宜居”为总体发展定位,积极打造布局合理、村容整洁、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进东张村村史馆,各种荣誉证书和奖牌映入眼帘,让人不由得连连称赞。东张村先后荣获 “全国文明村”“全国产权制度改革先进村”“河南省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第一村”“河南省五好信用村”“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河南省一村一品示范村”等称号。
今年初夏,万物繁盛,东张村变成了花海。大街小巷,房前屋后,随处可见竞相绽放的鲜花。行走在村庄里,步步皆是风景,仿佛置身于花园中。油菜花盛开的季节,东张村700余亩油菜花田美不胜收。
20年前,这片油菜花田还是“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只听蛤蟆叫,就是不打粮”的背河洼地盐碱地。如今,王楼镇积极谋划对接相关部门,通过农田水利、引黄灌溉和压碱改土等一系列措施,发动种植大户利用“冬闲田”种植油菜,油菜丰收后再种植水稻,实施“稻油”轮作模式,不仅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让盐碱地变成“高产田”,还通过农业产业发展与乡村旅游相结合,让曾经的碱土地变成了“网红田”。
东张村不仅有700余亩油菜花田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打卡,还通过不断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对7个坑塘和9公里沟渠进行改造,在周边7个乡村建成了集湖面、假山、码头、拱桥、玻璃栈道、美食街、星空岛、培训学校等设施于一体的柳溪小镇生态公园。这里,春天柳树成荫,夏天荷塘美景,吸引远近游客前来游玩观赏。节假日,星空房更是供不应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走进农村观光休闲。目前,东张村与文旅公司合作建设的“柳溪水乡 只此范县”大型水上情景剧演出旅游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量超过50万人次,可带动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创业就业,通过发展农家乐、民宿、果蔬采摘、文旅文创等项目实现共同富裕。
东张村于2008年率先成立范县黄河生态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存胜发扬工匠精神,在农村实用技术方面实现多项种植技术革新,用3年时间成功创出了“水稻直播”法,实现了旱育直播技术,使水稻每亩产量突破600公斤,相比传统种植方法每亩节约成本320元、节约用水60%。据了解,“水稻直播”法在范县及周边县区推广面积已有10万余亩。
如今,东张村村民正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张开希望的双翼,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向着生态、现代化的目标大步迈进,奋力书写新时代新农村赶超发展浓墨重彩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