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法治周刊

聚焦好“枫”景 谱写新“范”本

——范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综述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作为汇聚新力量。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的6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20周年。在“枫桥经验”的引领下,近年来,范县不断强化答卷意识,厚植有解思维,坚持强基导向,统筹下好“四步棋”,有序推进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综合机制形成闭环,筑牢了平安范县建设根基,谱写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范县样本。

夯基垒台,下好阵地建设“先手棋”。阵地建设与基层基础工作是推动平安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先决条件。范县巩固拓展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实战化应用、智能化助力、高效化提质“四化”建设成果,筑牢矛盾纠纷调处阵地。一是建优县级综治中心,发挥引领作用。整合部门资源,派驻专业力量,打造“一室六委”,建立由县委政法委、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等政法单位组成的矛盾化解调度室,由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卫健委等单位牵头组成道路交通、婚姻家庭、医疗卫生、物业管理、劳动争议、土地宅基等6大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各委员会均抽调行业部门业务骨干集中办公,专门受理调处本行业领域内专业性较强的矛盾纠纷。立足多层次、多领域、多跨度的个性化解决纠纷诉求,对各类纠纷诉求多元导入、精准分流、归口调处,对今年以来已调解结案的62件复杂矛盾纠纷均建立了规范化调解卷宗。二是建强乡镇综治中心,发挥枢纽作用。高标准建立乡镇综治中心,抽调政治素质高、综合素质强、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业务骨干充实到综治中心,聘用“五老”人员担任专职调解员,形成机构设置合理、人员力量充实、方便群众办事的一体化办公、一站式服务平台。三是建实村综治中心,发挥基础作用。全县各行政村均设立矛盾纠纷调处室、治安防控室、网格化管理办公室“综治三室”,发展壮大平安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等群防群治队伍,构建平安联创、治安联防、纠纷联调、信息联通、机制联动的新型综治服务机构。建立网格员、村干部、法律顾问、乡贤名人等多方参与的“1+3+N”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体系,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建章立制,抓好闭环管理“长远棋”。健全完备的体制机制是推动各项工作执行有力、落实有效的前提和保障。今年以来,范县加快推进“六单”工作法由创新型机制向务实性举措转化,依托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强化创新成果综合运用,分步实施列单、研单、交单、办单、督单、清单“六张清单”,统筹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调处工作形成闭环。对每天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台账式分门别类,逐件逐人登记编号,列出详细清单;村(社区)每天对矛盾纠纷进行风险评估,县乡两级综治中心和县直有关单位每周五召开会商研判会,制订研判清单;根据“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填写矛盾纠纷交办单;承办单位组建化解专班,明确稳控措施、包案领导和责任人,按照“一案一册一专班”要求,精准施策化解矛盾纠纷,并将办理情况反馈至县级综治中心;县委政法委牵头组织定期督察、随机抽查,确保复杂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按照“化解一批、销号一批”的要求,及时销号。同时,县综治中心依托综治信息平台,通过数字赋能与平台联动,实现一站式多元解决纠纷。今年以来,全县共开具交办单35份,开展督导8次,排查矛盾纠纷1790件,化解1786件,化解率99.78%,保持了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心事双解,用好民生服务“暖心棋”。范县加快推进品牌化“共情调解”体系建设。一是构建“大调解”格局。成立范县人民调解员协会,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统筹,完善县乡村“三级联调”机制,在各乡镇、行业主管部门设置人民调解室,推动矛盾纠纷调处由“单打独斗”向“集成作战”转变。二是深化警访诉调对接。加强警调、访调、诉调“三调对接”,在全县派出所、信访接待大厅、法院、基层法庭建立调解工作室,对符合调解原则且当事人愿意调解的各类警情、诉情、访情应调尽调。健全完善接处警线索收集汇报机制、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对排查出的涉警涉访涉诉类纠纷,坚持前瞻治理,抓早抓小、及时化解。三是强化诉源治理。发挥人民调解的柔性与亲和性,坚持政法统筹、调解在先、诉讼断后,在全市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诉源治理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实施方案》,整合经验丰富的法官、律师、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资源,打通人民调解司法服务链条,深入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对调解成功的案件及时进行司法确认,实现“案结事了人满意”。四是建好建强心理服务体系。成立范县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加强县乡村三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分批嵌入“治心”服务功能,对矛盾双方有针对性地开展救助帮扶、心理疏导、精神慰藉、关系调适。同时,依托三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强化重点人群管控,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强化保障,谋好激励奖惩“关键棋”。范县将网格员、调解员队伍作为社会治理大机体中的先锋细胞,持之以恒抓培训、明奖惩、严考核。一是把好入口关。村级网格员从村“两委”成员中选配;县、乡、村专职调解员实行聘用制,全部为思想进步、热心公益、有调解经验的“五老”人员;各专业委员会的调解员都是行业部门业务骨干。二是把好业务关。有针对性地对网格员开展动态培训、专业培训和集体轮训,对网格“新兵”开展帮扶带,“手把手”指导,“实对实”锻炼。三是把好考核关。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制度、网格员管理办法、调解员工作要求、考核奖惩措施等多项制度,对优秀网格员奖优评先,对消极怠工、能力不足的调解员予以解聘。四是把好激励关。对成功调解矛盾纠纷并建立规范化卷宗的调解员进行现金奖励,作为年底平安建设考评的重要内容。每年开展“百佳网格员”评选活动。把网格员每月补助、专职调解员工资、各项奖励资金列入县、乡财政预算,切实让网格员成为社会平安稳定的“守门员”。

全媒体记者 张洪中

通讯员 南桂京 高阳 李想

2023-08-30 ——范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综述 1 1 濮阳日报 c124292.html 1 聚焦好“枫”景 谱写新“范”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