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专版

凝心聚力谋发展 争先攀高筑高地

——南乐县寺庄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1至6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26.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9%,“两项指标”增幅均居全县第一;后郭村手工水饺生产线、东寺庄村箱包加工车间、邱辛店村林下经济金蝉养殖等村集体产业项目良性运转;打造占地面积3000亩,集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电商仓储物流等功能为一体的恒牧综合农业示范园;乡便民服务中心通过省级示范点验收;建设乡史展馆,做亮“一分田”农耕文化体验园品牌,高品质推动农耕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今年以来,在加快乡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上,南乐县寺庄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南乐县建成“两个基地、三城、一个先行区”目标任务,以“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没困难”的责任担当,坚持不懈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一篇提升“寺庄之力”、突出“寺庄之干”、打造“寺庄之韵”、实现“寺庄之治”的大文章已然起笔落墨……

总结经验 “四大亮点”凸显乡村建设出色成效

强健“寺庄之基”。寺庄乡毫不动摇地把党的领导这一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贯彻到工作方方面面。让飘扬党旗更红,以伟大旗帜领航,深入开展村党支部书记大论坛、党建知识竞赛等一系列党性教育暨党风廉政建设活动,创新实行“日动态、周计划、月考核,工作随记”等一系列抓班子、带队伍举措,面对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工作要求,全乡党员始终亮身份、冲在前,党在基层的组织力、凝聚力、号召力不断增强。让党性人心更红,与南乐调频FM107联合开设《老故事、新声音》栏目,配合村喇叭、微信视频号组成意识形态领域“融媒矩阵”;举办庆“七一”文艺会演,召集700余名党员上一堂特殊党课、进行一次集体表彰,进一步凝聚全乡党员干部、广大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共识。让阵地建设更红,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引领,融合“党员联户、干部包片”“两代表一委员”等机制,实施58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分包1.3万户群众的“码上联系”措施,逐步构建网格化、大走访的“党建+群防群治”体系,扛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压实基层党建、党管统战、党管武装政治责任。

激发“寺庄之力”。寺庄乡经济运行平稳向好,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26.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9%,“两项指标”增幅均居全县第一;国民生产总值突破10.9亿元,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持续做好“万人助万企”和重点项目建设服务,推动恒牧阁老面生产线建成投产,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45万元,加速工业经济提档升级。招商引资蓄势聚能,马来西亚S2A益生菌保健饮品、北京拜尔储能电站等项目初步签约,韩资微型风力发电设备制造等10余条招商线索正在洽谈,申报省外资金7.5亿元,获得全县上半年开放招商第二名的好成绩。村级组织“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各村积极采取资源开发、创办企业等方式盘活闲置土地和集体资产,后郭村手工水饺生产线、东寺庄村箱包加工车间、邱辛店村林下经济金蝉养殖等村集体产业项目良性运转。岳村集村284.16亩集体土地在南乐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以每年42.38万元的价格竞拍发包成功,较往年增收25.19万元,增长148.59%。目前,寺庄乡半数以上行政村的村集体收入超20万元,村均20.81万元,较去年环比增长18.6%。

打造“寺庄之韵”。寺庄乡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落实网格化巡田制度,加大卫星图像执法力度,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在今年“三夏”生产中,组织调度全乡党员干部力量,抓好夏收3万余吨小麦、夏管秸秆禁烧、夏种5万余亩等任务,把饭碗牢牢端在群众手中,相关做法被央视新闻、《朝闻天下》栏目等中央媒体报道。繁荣农耕民俗文旅业,以黄河、卫河变迁独特视角,综合寺庄人民与险劣自然环境顽强斗争的乡史乡事,尤其是在党的领导下战天斗地的改革发展历程,打造以“铭记历史、瞻望未来、勇毅前行”为主题的乡史展馆;建设集菜园认领、瓜果采摘、耕作劳动为一体的“一分田”农耕文化体验园,探索田园综合体带农致富模式。培育新型创意农业主体,打造占地3000亩的集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电商仓储物流等功能为一体的恒牧综合农业示范园,持续完善“六次产业融合”经济体,提升农业的现代多元价值,中央党校和市委党校多次组织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党支部书记前来参观学习。共建生态宜居家园,今年以来,种植月季30余万株、油菜花500余亩,其他创收经济林、观赏乔木、惠农果树3.5万株,探索“分类小垃圾桶”等人居环境长效推进、典型带动机制,着力打造“人和寺庄·月季之乡”花园式乡村,多次迎接省内外观摩团参观学习。

实现“寺庄之治”。寺庄乡持之以恒筑牢平安稳定基石,聚焦“三零”平安创建,与规范宗教领域工作相结合,常态化开展覆盖1.3万户群众的“平安入户大走访”行动,持续抓好命案防范、矛盾纠纷、电信诈骗等重点领域的全面排查、化解和稳控工作,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寺庄模式。警钟长鸣,严守安全生产底线,充分发挥综合执法、应急管理、消防安全“三合一”场所作用,举行2023年南乐县卫河紧急避险安置应急演练,开展“重大风险隐患专项排查”行动,整改各类安全隐患300余处。常抓不懈,扛稳环境保护责任。严格落实巡林、巡河责任,实施“13710”工作机制,做到标本兼治、长效长治,多次迎接省土壤、污水治理等调研活动,环保指数持续保持全县前列,绘就天蓝水清新画卷。持续优化政务公开服务,乡便民服务中心通过省级示范点验收,24个行政村村级便民服务站规范化运行,将“政务二维码”送到了群众家门口,在全县上半年考核中,取得1次第一、3次第二的好成绩。

接续奋斗 “五项措施”决战决胜年度目标任务

下半年,寺庄乡将持续紧盯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和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加强监测分析、运行调度,自我加压、奋力冲刺,确保各项目标高开高走出重彩。

一是找准发展定位,谋划产业振兴。寺庄乡把农业作为立乡之本,围绕乡内六大设施农业园区全环节升级、全产业链发展目标,大力推广鸵鸟托管养殖项目,形成覆盖全乡24个村的规模化养殖园,每年为各村增收2万元,开创了一套依附在土地上的集体经济发展运作模式,成为村集体经济“无中生有”增长的试验田、示范点。同时,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持续开展助企服务活动,积极服务可降解材料转型升级及中试基地发展,发挥恒牧综合农业示范园等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推进何首乌、金银花、手工挂面等绿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着力提升乡土企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下半年,定点延链“以商招商”10次以上,积极契合“两个基地”建设。

二是培育就业土壤,实现人才振兴。寺庄乡建立在外成功人士联谊机制,引导他们多为家乡发展宣传造势、牵线搭桥,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踏出“在家以商招商、走出去敲门招商”的铿锵足音。营造良好营商环境,鼓励在外人士携技回乡创业,就地培养更多如“两新”党支部书记王艳艳一样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发挥寺庄鸵鸟肉、风干兔、小磨香油等特色农副产品优势,建设概算投资290万元的恒牧农产品展销馆,实施新农人直播带货计划,创造低门槛劳动就业岗位,让手机成为“新农具”、让直播成为“新农活”,将人口优势转化为发展驱动力,上演更多弯道超车的“寺庄故事”。

三是传承民俗精神,促进文化振兴。寺庄乡延续每年春节用手写大红灯笼表彰先进典型的形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广古念村孝道饺子宴、岳村集村敬老集体生日宴等做法,引导周边村都加入进来,形成特色文明乡风,探索乡村德治新路径;深入挖掘劝善行孝的“目连戏”、赤胆忠心的“杨家枪”、清正廉洁的“布衣巡抚”、扶危济贫的“玩实厚”、邻里友好的“东亭西坊”等文化遗产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制作文化墙,打造政通大道“乡风文明示范街”;提升王洪店“果香小镇”、岳村集“快乐老家”等主题村落,再打造一批戏曲村落、古树村落、传统武术村落,保持“老”品位、拥有“俗”文化,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

四是守住绿水青山,落实生态振兴。寺庄乡持续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发挥农村生态优势,围绕马颊河湿地公园和乐泰森林公园生态圈,做亮“一分田”农耕文化体验园品牌,开发环森林公园蟠桃、西红柿、阳光玫瑰葡萄等瓜果采摘和金蝉捡拾体验区,形成集听(相声、大平调)、看(目连戏、民俗博物馆、鸵鸟养殖园)、吃(阳光玫瑰葡萄、蟠桃、风干兔、鸵鸟肉)、游(农耕体验园、瓜果采摘园、休闲垂钓园)于一体的文旅观光环线,打造医养结合的幸福港湾,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五是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组织振兴。寺庄乡全面深化改革,聚焦“党的建设、经济发展、乡村建设、公共服务、平安建设、综合行政执法、行政审批服务、完成上级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八大主责主业,深化拓展“寺庄党建+”模式,以推进“五星”支部创建统领各项工作,推进40%以上的村创成“四星”支部,综合实力优的古念村连创“五星”支部,在此基础上,力争为全县再创一个“五星”支部。同时,培养一批能力强、作风硬、工作实的优秀党支部书记,树立一批可学可做、可追可赶的先进典型,释放乡村振兴的“头雁效应”,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行至半山路更陡,船到中流浪更急。寺庄乡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持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决胜下半年,为南乐县建成“两个基地、三城、一个先行区”目标任务贡献寺庄力量。

全媒体记者 王献伟 通讯员 王晓凯 文/图

2023-08-30 ——南乐县寺庄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1 1 濮阳日报 c124310.html 1 凝心聚力谋发展 争先攀高筑高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