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和地方史志事业承担着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立传的重大历史使命。我们确立以“以研立室”为抓手,聚焦主责主业,服务资政育人,推进党史和地方史志事业高效率运转、高质量发展,努力开创我市党史和地方史志工作新局面。
研之责
新的使命。“两个结合”论断是新时代党中央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我们应结合濮阳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历程,研究“两个结合”蕴含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为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贡献濮阳经验。
中心大局。加快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濮阳实践,是新时代濮阳发展的战略引领、中心任务。要努力提升研究成果的思想分量、对策质量、价值含量,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历史镜鉴、历史智慧。
特色濮阳。特色就是差异,就是比较优势、特殊资源。濮阳是冀鲁豫革命根据地中心区,是华夏龙都、杂技之乡、油气储备基地,红色文化、龙文化、黄河文化、先贤文化、石油文化、杂技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丰富。要全面盘点、系统整理,梳理其整体概貌、发展流变,挖掘其传承脉络、精神价值,不断推进濮阳优秀传统历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研之要
作品之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判断和立论建立在史料真实可靠、研究深入细致的基础之上,真正为当代为后世留下堪存堪鉴的党史和地方史志文献。
内容之新。“第二个结合”研究是全新命题、研究热点,要坚持大历史观,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投入研究,推出最新研究成果,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濮阳实践。濮阳历史上留下30余部旧志典籍。我们要把濮阳旧志典籍中蕴含的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濮阳文明元素深入挖掘、系统整理,坚持守正创新,开展专题研究,为“第二个结合”提供濮阳历史脚本。
成果之丰。要树立课题导向,多争取和参与高层次、多元化的课题项目,在全国、全省党史方志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树立实绩导向,实行研究课题领办制度,一课题一专班,一项目一队伍,台账推进,务求实效。协调推进,竞合发力,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研究、编纂、用志、影视等成果矩阵,打造濮阳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品牌。
研之策
关注前沿。开展学术研究,就要关注前沿动向,以学术前沿为导向,洞察学术动态,聚焦学术选题。
圈选课题。研究选题严格遵循三个历史决议,坚持党性、政治性、科学性相统一,正确处理政治与学术、历史与现实、研究与宣传的关系。认真落实党史方志研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选题要注重系统性、周期性,增强针对性、可操作性,不画大饼,不图虚名。
借势借力。坚持开门修志、开门办史、开门搞研究。搭建学术平台,把全市党史和地方史志系统退休老领导、老专家、有一定学术成就的社会人士招引过来。向先进地市学习取经。加强区域横向联合,协同开展专题研究。
研之用
要解放思想,创新举措,开辟渠道,拓展党史方志研究工作,做好研究成果转化利用、服务现实的“后半篇文章”。
用到高处。濮阳党史是一部党领导濮阳人民不懈探索革命建设、改革发展之路的奋斗历史,波澜壮阔。我们借助党史方志“六进工程”和新媒体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教育。2021年年初,我们在全省党史系统率先开通了“濮阳党史”抖音公众号,发表原创或转发作品700余件,突破6万粉丝,获近70万点赞,党史教育受众面逐渐扩大。
用到实处。盘活、用好党史方志资源,为濮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支持帮助单拐革命旧址等红色纪念地提升,指导筹建南乐县西街关村党史馆等一批红色文化馆舍。这些红色教育基地成为濮阳网红打卡地、旅游目的地,直接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用到名处。濮阳历史悠久,文化资源禀赋多姿多彩。濮阳党史方志部门聚焦名人先贤、特色文化,开展专题编研,助力濮阳出彩。先后编纂出版了《濮阳杂技志》等10余部地情文化丛书。其中,《中华源·河南故事·杂技》被中联部用于全球党际交往、省领导外事活动赠书,被外交部置于蓝厅展示宣传;《濮阳杂技志》被用于中国杂技艺术节交往赠书;《中国石油之父孙健初》入选全国中小学图书馆推荐用书。
研之基
加强学习。党史和地方史志涉及百科百业,知识庞杂,学科互联,需要很强的统筹能力、驾驭能力和学习能力。当前,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和地方史志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贯穿其中的理想信念、使命情怀、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这既是做好工作的理论基础、思想武器,更是做好工作的根本遵循、行动指南。把学习当做看家本事、基础工作,多读经典文献、多读学术文章、多学治学之道,学而思,思而悟,悟而进,培根铸魂,树牢正确的党史观、历史观。
营造氛围。积极营造重视研究、关心研究、参与研究的浓厚氛围,为开展研究提供制度保障、平台保障、条件保障。借机构改革之机,挖党史和地方史志融合之潜,打通堵点,疏通痛点,找到结合点,统筹力量,共同发力。树立成果导向,完善激励机制。全市党史方志要注重业务指导,实现上下联动、步调统一。注重培养濮阳党史方志拔尖人才、领军人物,形成业界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专家名家。
培育作风。保持思想定力才能提升研究能力,不浮不飘,不骄不躁。坐冷板凳是常态,枯燥无味很正常,这是一项政治考验。要做好长期准备、吃苦准备,从细入手,从长计议,沉得住气,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
以研立室,为全体党史和地方史志人搭建展示作为的宽广舞台,进一步凝聚合力、激发动力、焕发活力,持续推出研究成果,塑造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良好形象,为提升政治地位、展现政治担当、实现人生价值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