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法治周刊

推进“二三四”工作法 提升群众满意度

——南乐县以“三零”平安创建提升平安建设水平侧记

平安是广大群众的期盼,平安是党委、政府的责任。今年上半年,南乐县聚焦政法主责主业,围绕“零上访、零案件、零事故”目标,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县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发案量实现双下降,信访工作在半年考核中排名全市第一,第八次荣获“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称号,被表彰为“全国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优秀集体”。

高位推动,建强政法稳定“指挥链”。南乐县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扎实推进反恐怖、反邪教、禁毒等各项保底线工作。县委常委会会议、政府常务会议定期研判推进政法稳定工作,落实重点时段日研判、零报告和县委书记、县长双接访制度,推动解决疑难复杂信访案件194件,完成11个乡镇派出所所长进同级乡镇政府班子,配齐7名乡镇平安办主任,对工作落后的12个单位和17名负责人进行问责,全面拧紧县乡村三级属地管理责任链条。

强基固本,夯实平安建设“主阵地”。南乐县抓实“三零”平安创建和“平安法治星”创建,3083个“三零”平安创建主体中有3022个达标,指导313个行政村点亮“平安法治星”。接收“扫黑除恶”线索2条,发出“三书一函”4份,推动行业领域长效常治。开展电信诈骗、酒驾醉驾、盗窃等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刑事案件发案量同比下降29.2%,治安案件发案量同比下降35.8%。组织开展防命案、防溺亡、防自杀“三防”行动,整改各类安全隐患91个。排查矛盾纠纷659起,化解585起,进一步巩固了平安建设基层基础。

多元共治,打造社会治理“综合体”。南乐县全面加强乡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扎实推动乡镇综治中心软件、硬件设施提档升级。实行月通报、年总评机制,每月对各乡镇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发案、矛盾纠纷化解、信访、综治信息平台运行等指标进行量化。持续开展“党建引领、四治融合”示范村创建,打造“童伴之家”“母爱加油站”,开设“爸妈食堂”“孝德饺子宴”,建立“德善互助合作社”,开展“边界联防”,为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提供“南乐方案”。

科学谋划,筑牢平安建设“防护墙”。南乐县将锚定继续争创“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目标,以“三零”平安创建为牵引,走好“二三四”工作步调,扎实推动更高水平平安南乐建设。一是抓好基层矛盾纠纷化解能力、乡镇综治中心吸附能力“两项提升”。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将擅长调解基层矛盾纠纷的调解能手“请进来”集中授课,全面提升一线调解员啃硬骨头、办“钉子案”的能力;“走出去”到矛盾纠纷化解先进地区学习,探索建立符合县域实际的多元化解新模式。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淘汰”相结合。深度挖掘一批优秀人民调解员,加强示范引领带动。对入驻县综治中心的调解员实行末位淘汰考核机制,充分调动调解员的积极性。坚持“练好内功”接访和“练好外功”排查相结合。落实接访约访和信访值班制度,吸引群众主动到乡镇综治中心反映诉求,压实网格员排查上报责任,提升乡镇综治中心的吸附能力。二是做好命案防范、防溺亡、防自杀“三防工作”。针对防溺亡工作,持续提升“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加强日常巡查,建立台账,明确责任;在重点河段、危险水域加装摄像头70个,实现智慧巡查。目前,该县已申请专项资金58万元,监控摄像头正在安装中。针对命案防范工作,持续加强对易激化为刑事案件的婚姻家庭、经济往来、土地权属等民间纠纷的排查,强化对重点场所的管控,进一步增强群众法治意识,从源头上减少命案发生。针对防自杀工作,组织政法各部门及各乡镇加强分析研判,对生活压力较大人员、独居老人、青少年等重点人群,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和危机干预,制订完善就业服务、扶贫济困、救助保障等相关机制。三是抓好反电信诈骗、酒驾醉驾治理、诉源治理和信访突出问题整治“四项重点”。针对反电信诈骗和酒驾醉驾治理工作,全面加大破案会战和酒驾醉驾查处力度,提高震慑效果;督促各商业银行压实主体责任,强化银行卡办理源头管控,提升群众识骗防骗能力,增强守法意识。针对诉源治理工作,加强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强化县综治中心统筹指挥,完善诉调对接机制,加大委派、委托调解力度;将万人成诉率纳入平安建设年度考核,推动各乡镇、各部门抓前端、治未病。针对信访突出问题整治工作,积极发挥县乡信访工作联席会议作用,协调解决重大疑难复杂信访问题,持续组织开展信访积案攻坚化解和重复信访案件专项治理,严格落实“四定四包”责任,做到“三到位一处理”,推动解决一批信访突出问题。

全媒体记者 张洪中 通讯员 卞汉杰

2023-09-06 ——南乐县以“三零”平安创建提升平安建设水平侧记 1 1 濮阳日报 c124698.html 1 推进“二三四”工作法 提升群众满意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