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王大超,这个中国美食看起来很好吃,这里的灯光和人们穿的衣服都好美,我真的太想去中国了……”中原石油工程苏丹公司2066队外籍雇员詹姆斯一边指着该队中方员工王大超电脑中播放的西安大唐不夜城视频,一边兴奋地说。
学好汉语、努力挣钱、去中国旅行,是詹姆斯的“心愿清单”。今年4月,他和其他20名外籍雇员一同来到该队工作。与其他雇员不同的是,他会说3种语言——阿拉伯语、英语和汉语。尽管詹姆斯的汉语说得不是很流利,但也极大地方便了中方员工与新雇员的交流。
4月下旬,该队承担的TJ-3A井启动施工,詹姆斯担任井队的值班车司机。“我不仅要做好司机的工作,还要学习更多的修井技术,成为咱们队的主力。”他把学习技术、提升技能也加入了自己的“心愿清单”。
为此,詹姆斯时常拿着钻修井专业书籍向同事请教。当中方员工看到他拿着中文书籍,用中文记着笔记,嘴上说着还有些“拗口”的汉语时,都被这个帅气的小伙子惊到了,大家没想到这名外籍雇员这么喜欢中国。“当然了,正因为我非常喜欢中国,所以我要在中国的井队工作,和你们在一起工作很安心,和你们相处很快乐。”詹姆斯说。
为了帮助詹姆斯尽快实现“心愿清单”,该队的中方员工也行动起来,无论詹姆斯何时向他们请教问题,他们都会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掌握的知识讲给他听。当他们发现詹姆斯对操作叉车感兴趣时,队上派专人“一对一”教他驾驶和操作技巧,还贴心为他安排了练习场地。
不仅如此,中方员工还将电脑和手机里的中文电影、中文歌曲、有声读物等转发给詹姆斯,闲暇时给他讲解中国的山山水水和历史故事。现在,詹姆斯的汉语说得更加流利了,在叉车操作上也学有所成,还掌握了大量的修井技术、井控工艺理论知识,这为他尽早实现独立顶岗打下了良好基础。
本报记者 贺德敬 通讯员 杨旸 董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