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波澜壮阔,40年征程如画。
198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成立。随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相继设立审计机关,审计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展开。市审计局也同其他审计机关一样,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回首苍茫岁月,我们看到的是审计从无到有、曲折发展、不断壮大这一波澜丛生又令人振奋的光辉历程。40年来,一代代审计人不断探索,艰苦创业,为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拓展审计领域、规范审计行为、创新审计方法而奉献青春、挥洒汗水。40年风雨兼程,40年砥砺前行,镌刻了“为国而审、为民而计”的审计篇章,践诺了“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誓言。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审计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形成以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政治统领、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为看家本领、开展研究型审计为必由之路、审计职业精神和专业能力为重要保障的审计工作格局。市审计局自觉站位全局、服务大局、躬身入局,大力实施政治统审、主责立审、研究促审、质效提审、科技强审、人才兴审“六大行动”,依法履行审计职责,切实增强审计监督整体效能,较好地履行了国家财产“看门人”和经济安全“守护者”职责,为促进濮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强化政治属性
坚持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
审计工作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必须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开展。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高度,对加强审计工作、完善审计制度、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等作出了重大部署。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是中国现代审计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2018年5月,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对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作出历史性安排。“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成为新时代审计机关建设的总要求;“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成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最新定位。
2019年,濮阳市委组建成立审计委员会,市审计局履行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职责。市委审计委员会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和中央、省委审计委员会精神,切实履行牵头抓总、统筹谋划、督促落实的职责,为全市审计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全市审计所有工作在市委、市委审计委员会领导下开展,真正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了审计全过程、各环节,有力推动了审计工作创新发展。2023年8月30日,在八届市委审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市委书记、市委审计委员会主任万正峰指出:“审计监督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和重要保障。全市审计机关要紧扣服务中心大局,切实找准审计工作服务现代化建设的切入点、着力点,纲举目张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有力有效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进一步为全市审计工作发展明确了方向。
“作为政治机关,市审计局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政治能力,通过多种形式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真正做到如臂使指、如影随行、如雷贯耳。”市审计局主要负责人赵庆国表示。
坚持依法审计
以实际行动维护宪法权威和审计形象
7月13日,市审计局在市重点建设项目全民健身综合馆建设现场调查了解工程进展情况,重点关注项目建设审批程序履行、工程招投标、建设资金管理使用及工程进度等情况,力促项目建设管理水平提高,确保项目建设如期高质量完成。“市审计局始终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坚持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全面提升审计监督效能。”市审计局党组成员、市经济责任审计事务中心主任王万东表示。
“打铁还需自身硬”。市审计局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严格守法,努力做到每一个审计程序合规合理,每一条审计问题有法有据,每一条审计建议切实可行,始终保持严谨细致务实的工作作风,切实提高审计公信力。
该局进一步完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制定并严格执行《濮阳市审计局审计现场管理办法》《濮阳市审计局审计项目审理审定办法》《濮阳市审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业务质量管理的意见》《濮阳市审计局关于提高审计项目执行效率的意见》,推进审计程序合法、审计方式遵法、审计标准依法,实现内部层级监督常态化、长效化。把审计质量监督检查工作纳入审计法治建设,强化审计人员和检查人员学习培训,推动提升审计业务质量。
坚持创新发展
巩固深化审计管理体制改革
2021年4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审计监督的实施意见》,明确加强政府预算绩效、部门和单位预算绩效、政策和项目预算绩效、财政部门落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等审计监督的主要任务,要求建立预算绩效管理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预算安排调整的挂钩机制,将预算绩效管理情况纳入主要审计范围,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结果共用、整改共促,共同督促部门切实规范管理,形成财政与审计协同推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新格局。
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审计报》和财政部、审计署网站相继报道了我市的经验做法。在2021年全市组织开展的年度改革创新实践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中,市审计局报送的“全省首创预算绩效审计制度”案例成功入选并获奖。
“我们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不断优化审计管理机制、方式方法、技术手段,从而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推动实现审计监督能力现代化,确保有效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市审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韩潮表示。
同时,该局坚持把质量效率作为审计工作“生命线”,持续深入开展“质效提审”活动,强化检查、加强管控,有效推进全市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抓好自身建设
夯实濮阳审计事业发展基础
市审计局始终重视并着力推进审计队伍建设、作风建设、理论建设、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廉政建设,凝心聚力谋发展,不断夯实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根基。
该局“以能力作风建设和清廉濮阳建设”活动为统领,树立“三争”意识,建立“四比”评价体系,即争做忠诚可靠的审计人、争做勇于担当的审计人、争做本领强大的审计人,比先进、比业绩、比清廉、比评价,开展了“三项”载体活动,重大审计项目“揭榜挂帅”,科室之间“赛马”,审计“金点子”征集,审计创新活力全面释放。扎紧制度的“笼子”,规范工作流程,健全用人体系,强化责任意识,先后出台、修订《濮阳市审计局审计执法岗位职责及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60余项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并严格贯彻执行,审计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致力于人才引进与内部培养发展相结合,采取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参加审计署、省审计厅举办的各类政策业务教育培训,到驻村扶贫一线锻炼等方式,持续为年轻审计干部提供学习锻炼机会,塑造复合型人才。
同时,该局创新推行党建“七个一”工作法,把党的建设延伸到审计一线、党建活动开展到审计现场,即外派审计组建立一个临时党支部、开展一次廉政谈话、签订一份廉政承诺书、搭建一个党建平台、进行一次警示教育、实施一次审中检查、上报一份党建工作总结,有效促进党的建设与审计业务“融合抓、双提升”。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建强机关基层组织的同时,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共建班子、共学党史、共促产业、共惠民生、共树新风,切实助力基层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数据是最客观的见证者。市审计局坚持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争先创优结出累累硕果。2020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单位,2014年荣获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2015至2018年4次获全国审计通联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组织实施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被审计署表彰为2019年度全国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2014至2018年连续5年位列河南省省辖市审计机关综合考核第一名,2021年荣获全省审计机关先进集体,2015至2022年连续8年荣获全省审计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在本市年度综合考评中始终走在前列,2016年、2017年、2020年3次被市政府记集体二等功。2023年8月8日,市长、市委审计委员会副主任朱良才到市审计局调研时对审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审计部门和审计队伍围绕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审计工作定位准确、路径清晰、措施有力”。
回顾往昔,深感成绩来之不易;展望未来,更觉审计任重道远。在审计机关成立40周年之际,市审计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铭记光辉历程、感悟精神魅力、汲取信念力量,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情和勇气,奋力开创濮阳审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本报通讯员 雷永善 郭循达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