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袁冰洁 通讯员 雷龙涛) 记者9月12日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该局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多点发力推进项目建设,为我市“拼经济”“拼项目”做好要素保障。
大力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通过“用地清单制”、审批事项全承诺、容缺办理等一系列制度举措,成功实现土地带“标准”出让、“拿地即开工”,有效节约了企业投资和时间成本。“用地清单制”全面明确项目规划建设管控要素、技术要点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连接设计、迁改要求,形成一张清单,在土地出让时一并交付用地单位,解决了企业“多头跑”“来回跑”问题。今年以来,累计用“用地清单制”方式办理37件,办结27件。与此同时,该局将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工作,纳入年度责任目标考核范围,督促和指导各类开发区全面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制度,收到了较好效果。1至8月,全市“标准地”出让18宗1243.57亩,占工业用地供应总量2768.6亩的45%,同比增长230%,成交价款1.38亿元,同比增长74%,减少企业投资约1700万元。
多措并举创建优良服务和营商环境。印发实施了《关于明确市城区储备土地入库前联合踏勘工作程序的通知》,开展储备土地联合踏勘,确保净地出让,减少诉讼纠纷。印发实施《濮阳市“交地即交证”工作实施方案》,将权籍调查和不动产登记向前延伸至土地供应环节,土地交付当日即可完成审核登簿,核发不动产权证,实现交地办证“双同步、零时差”。与住建、发改等部门,共同研究出台《濮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多条土地要素保障优惠措施。研究起草《濮阳市深入推进城镇存量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通过处置城镇低效、闲置土地,优化城镇用地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变土地“存量”为发展“增量”,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升。针对历史遗留问题,研究起草《关于加快解决工业项目不动产登记若干历史遗留问题的通知》,助力工业用地有效利用和企业资产进一步盘活显化。
积极做好“保供”工作,全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要素保障。根据供应计划,全市年内计划供应经营性建设用地120宗1.06万亩,其中市城区计划供应经营性建设用地43宗0.39万亩。1至8月,濮阳市实际供应土地187宗1.1万亩。其中:以出让方式供应土地92宗4510亩,出让价款31.37亿元;以划拨方式供应土地95宗6404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