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肺部引起的一种肺部疾病。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肺结核属于乙类传染病,在我国法定传染病上报中占第二位。如果得了肺结核,发现不及时或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会引起呼吸衰竭而死亡,还会给患者的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肺结核的传染源
1.确诊的肺结核病人。
2.未发病的结核分枝杆菌携带者。
肺结核的传播途径
1.飞沫传播: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分枝杆菌散播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就可能受到感染。
2.气溶胶传播:如果与肺结核病人共同居住或同室工作、学习,均可能被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肺结核的易感人群
1.儿童、体弱多病的老年人。
2.糖尿病病人、尘肺病病人。
3.免疫力低下者。
肺结核的常见症状
1.咳嗽、咳痰,有时痰中带血,病情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
2.午后低热、夜间出汗、胸痛、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
肺结核的临床诊断
1.检验学检查。
2.影像学检查。
肺结核的预防
1.接种疫苗: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可预防儿童重症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
2.提高免疫力:加强营养,注意休息,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助于预防结核感染。
3.隔离患者:肺结核病人尽量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咳嗽吐痰时,应避让他人;居家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应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并佩戴口罩。
肺结核的治疗
1.肺结核全程规范治疗一般为6至8个月,耐药肺结核全程治疗为18至24个月。
2.肺结核按医生要求规范治疗均可治愈,注意不可自行停药。
肺结核可防可治,不必引起恐慌。健康人群应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合理膳食、经常开窗通风、提高免疫力,有助于肺结核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