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好“丰”景,五谷丰登农收忙。近日,走进海通乡陈吕邱村的田间地头,伴随着一阵阵机器轰鸣声,一个个红薯从泥土中翻滚而出,色泽红润、体态饱满。只见村民们满怀喜悦地给新出土的红薯去泥、分拣、装袋,大家分工协作,忙得不亦乐乎。
“这种红薯叫西瓜红蜜薯,果肉香甜软糯,鲜香浓郁,营养价值也高,深受市场欢迎和消费者喜爱。”陈吕邱村党支部书记陈汉胜说。
陈汉胜不仅是陈吕邱村党支部书记,还是海通乡返乡创业的乡贤。为了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子,充分挖掘村内土壤价值,2021年,陈汉胜带领村“两委”班子在充分考察、论证的基础上,从山东购买了优质的红薯苗,并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决定先流转50亩土地试种红薯。
在专家的指导下,他们精心选择肥料,合理安排种植计划,同时,还注重保持土壤的肥力,采用轮作休耕的方式,保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这些举措使得陈吕邱村的红薯表皮光滑、颜色鲜艳,吸引了周边群众及县区市民前来购买。
陈吕邱村今年的红薯亩产量可达6000斤,比去年翻一番,价格每斤1.5元左右,收获后直接在地里进行包装,再将其销售到周边县区,实现了产销一体。
近年来,陈吕邱村按照“一村一优势,一村一特色”的发展思路,在乡党委、乡政府的领导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发展红薯特色产业,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真正让“蜜薯经济”奏响乡村振兴“致富乐章”。
本报记者 张岚岚 通讯员 刘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