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濮阳县新闻

共青团濮阳县委

夯实“四个项目” 打造“一个品牌”

濮阳县2023年示范性集中入团仪式。

大学生志愿者为濮阳县子岸镇李子园村绘制墙绘。

“这几年明显感受到家乡的巨大变化,街上的路灯变亮了,文化公园建起来了,生活在濮阳县越来越幸福了。我今年暑期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服务家乡经济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在担当奉献中实现了成长成才。”9月24日,在许昌学院就读的刘梦佳由衷地表达了参加暑期实践的感受。近年来,共青团濮阳县委以青少年“成长档案”、“青春领航”校地联合、“晨曦+社区”青春社区、“青春共建”党团联建等四个项目为支撑,打造濮阳县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品牌。实现了党的领导机制更加健全、团的骨干队伍更加多元、团员先进性更加彰显、团组织覆盖更加广泛,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提高的目标。

实施青少年“成长档案”项目,构建为党育人新机制

团县委创新建立青少年“成长档案”项目,按照“四步走”工作程序,即分批入队及争章、推优入团及积分入团、团员培养及管理、推优入党四个阶段,通过量化标准、积分累计、民主评议等形式,建立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的党、团、队阶梯式衔接培养模式,构建完善党、团、队培养一体化育人链条。

团县委下发《关于濮阳县青少年“成长档案”衔接式培养计划的实施方案》,各学校团组织按照方案,结合实际制订具体评分细则,将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纳入党建年度工作考核范围。在全县形成了“强队建团、全团带队、党建带团建、党团队共建”的良好发展格局。

实施“青春领航”校地联合项目,实现能力素质新提升

为加强与高校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的合作交流,团县委与安阳师范学院签订《校地联合发展合作协议》,组织安阳师范学院学生到濮阳县各乡镇(办)挂职锻炼。在校大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在基层开展义务家电维修、彩绘墙绘、法律援助、知识宣讲等便民服务项目。

自2019年以来,安阳师范学院累计选拔350名学生,到濮阳县20个乡镇(办)进行锻炼,为大学生实习实践、创业就业搭建了平台,增强了共青团统筹人才资源的能力,拓宽了基层团组织的工作路径。

实施“晨曦+社区”服务社区项目,凝聚基层治理新动能

将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和“社区青春行动”相结合,整合中小学生、返乡大学生、青年社会组织等各方晨曦青年力量形成社区“晨曦活力”,打造涵盖多个团属阵地的青春社区新矩阵。一方面,充分发挥返乡大学生力量。建立“骨干+队员+临时志愿者”的人员组成模式,打造1个志愿服务项目的“中央厨房”,由总队和分队分别提供若干项“菜单式”供给的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中央厨房”累计发布项目菜单20大类86小项,实施活动2531次,累计服务时长30万小时;另一方面,在全县中小学成立“晨曦”志愿服务队,并主动与邻近社区结对,形成学校定期到社区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机制,弥补寒暑假外大学生志愿者返校的空白时段。同时充分发挥青年社会组织力量,引导社工组织入驻社区,加强社区专业社工力量配备,围绕青少年在身心健康、社会融入、权益维护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服务。

实施“青春共建”党团联建项目,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聚焦农村团组织薄弱、团干部力量缺失等问题,围绕探索党团组织协同机制,有效提升共青团在农村青年中的引领力,助力“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提质增效。

以团建助党建,锻造支部过硬“试金石”。在全县范围内挑选990名35岁以下青年村“两委”干部担任团支部书记,将共青团服务党政中心、服务青年的手臂延伸到基层。整合团内外资源,支起产业兴旺“顶梁柱”。截至目前,已促成县内零售龙头企业与农户对接89对,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00余万元。点亮文明幸福星,构建志愿服务新格局。以“晨曦驿站”为依托,以日间照料中心、图书室为阵地,开展关注“一老一小”相关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47场。多方协作美环境,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在全县范围内设立210个青年志愿服务岗,开展“河小青”、清洁家园等人居环境整治系列活动。护航青春守成长,打造平安法治新篇章。围绕全县平安法治建设工作,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普法、防溺水等各类宣讲活动126场,累计为2.1万余名群众普及法律知识。

本报记者 张岚岚

通讯员 杨国栋 王挺 文/图

2023-09-27 共青团濮阳县委 1 1 濮阳日报 c126049.html 1 夯实“四个项目” 打造“一个品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