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贺德敬 通讯员 王媛 吴新梅)记者10月20日从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了解到,该公司研发的“酸性气田采出水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项目,在国内首次成功实现低成本气田采出水深度处理和回用资源化,经鉴定,整体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市场前景广阔,成果转化程度高,资源节约与环境效益显著,并获得四川省达州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成果奖。
习近平总书记赴江西考察并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指出,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普光气田所在的川东北是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自2009年投产以来,普光气田在为长江沿线六省二市奉献清洁能源的同时,按照“绿色气田、生态工程”的理念,保卫长江上游生态。
随着气田开发的持续推进,开采过程伴生的高含硫、高盐、高硬度、高有机物和氨氮废水逐年增加,且废水处理难度大,安全风险及转运回注成本高。为此,从2018年开始,该公司相关技术人员开始研发深度处理资源化利用工艺,创新形成独具特色的低成本气田采出水深度处理成套技术。
“因为采出水高含硫、高盐、高硬度、高有机物和氨氮,我们需要先脱硫,再脱出有机物和氨氮,最后再脱盐。”该公司采气厂天然气开发研究所技术专家刘二喜说。
针对如何脱出水中的硫化物,技术团队开发了“水质改性+负压气提脱硫+化学定向氧化除硫”的高含硫采出水多段式精准脱硫技术,实现气田高含硫采出水的安全除硫;对经除硫后的高浓度有机物采出水,研发了易生化有机物A/O生物降解—复杂难降解有机物臭氧开环加氧—开环有机物BAF生物降解工艺,形成了选择性梯级绿色处理技术;对于酸性气田高盐采出水,研究出气田水膜蒸馏处理技术,开发了抗污染低能耗高/低压反渗透膜耦合MVR蒸发工艺,形成了膜法耦合蒸发节能处理技术,实现了高盐采出水的节能处理。
变废为利,高含硫气田采出水经脱除硫化物、有机物、氨氮和盐分后,回用于该公司天然气净化厂循环冷却水系统,以减少对地表水的取用量,把对当地水资源环境的影响降到了最低。早在2019年12月,该公司便建成1000吨/天气田采出水深度处理回用系统。截至目前,该系统已连续稳定运行4年,实现近40万立方米气田采出水深度处理转化成洁净水资源化回用,有效避免了气田采出水对长江沿线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促进油气田企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