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以前来社区办事,跟工作人员隔着柜台,感觉比较压抑。现在面对面、零距离聊天,感觉很温馨舒适。带孩子办事的时候,还能去楼上儿童活动室玩耍,非常贴心。”近日,南乐县城关镇阳光花园社区居民王女士开心地说。在“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中,该社区充分发挥党建综合体“聚资源、聚服务、聚人气”的作用,从群众需求和民生服务出发,创新开设便民、功能、移动三项社区“会客厅”,推动服务模式向人性化、亲情化、全方位转变。
打造便民“会客厅”,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该社区按照“拆柜台,搭前台,建后台”的思路,打破传统社区“一站式”大厅的格局,从功能布局、服务制度、工作纪律、办事机制、工作方法、服务态度、业务能力等方面进行提升,变“群众上门找”为“打开大门迎”。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专门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办理,实现了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群众体验亲民化。
打造功能“会客厅”,实现为民服务“多元化”。该社区突出社区服务功能,针对居民精神文化需求,集中打造了一批功能特色鲜明的“会客厅”。征集红色文化和孝道故事,打造家风家训教育平台,引领辖区党员群众回顾党的光辉历程;针对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需求,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站”,累计服务300余人次;在县区首创“四点半课堂”,有效解决社区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放学后看护问题,解除家长后顾之忧。
打造移动“会客厅”,实现为民服务“在网格”。为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该社区坚持全盘联动、全员参与,建立覆盖全局的精细化全科网格,将整个社区28个楼院重新划分为4个网格,明确“一长三员”132名,选派“两代表一委员”16名进驻网格,绘制网格管理示意图,全面公示服务范围、事项、网格员联系方式等信息,健全完善多级联动服务运转工作机制,形成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高效服务格局。积极构建组织体系,以楼院为单位,建立4个邻里互助服务团,不断激发党员参与自治的主动性。在抓实党员联户的基础上,层层抓分包、抓协调、抓落实,对复杂问题开展党支部会商会诊30余次,解决问题7个,实现了网格服务、共同发力的良好局面。
(李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