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教育专刊

《河南省加快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行动方案》印发

2025年全省学校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

本报讯(记者 蒋文)近日,记者自河南省教育厅了解到,为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助力教育强省建设,河南省教育厅、中共河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河南省密码管理局、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通信管理局、河南省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八部门印发了《河南省加快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方案》明确了十项重点任务。

一、实施教育专网建设行动。充分利用国家和我省公共通信资源,建成由省级主干网、市县教育网和学校校园网组成的全省教育专网;加强教育专网和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等公共网络的互联互通,提供快速、稳定、绿色、安全的网络服务;全面推进IPv6的规模部署,加速设备和应用的IPv6改造,实现IPv6全覆盖。2024年,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全面完成教育专网建设任务;2025年,完成全省教育专网建设任务。

二、实施教育云体系构建行动。构建由省级主节点、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和高等学校分节点组成的教育云支撑体系,淘汰整合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低小散旧”的数据中心。2025年,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所属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的全部信息化应用分别迁移至政务云和教育云体系,各高等学校及省属教育机构的通用型应用迁移至教育云体系。鼓励高校构建跨行业、跨区域的融合云中心。

三、实施“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行动。建设省级“互联网+教育”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成全省教育数字治理的共享底座;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管理平台、资源平台和第三方应用的深度聚合,并与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质性联通,构建“互联网+教育”大平台。2025年,完成平台建设任务。

四、实施校园网络提升行动。将网络环境纳入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5G、校园网络全光网改造,推进5G、IPv6、物联网、新一代无线局域网等网络技术的落地应用;加快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技术的普及应用,推进5G边缘计算、物联网与校园网有机融合。2025年,全部学校完成校园网全光网改造和无线网络全覆盖。

五、实施校园环境数字化改造行动。提升教室教学装备配置水平,满足课程开设需求;建设智能化教室和各类实验室、实训室,提高云终端配置比例;支持各地为师生提供符合技术标准和教学要求的智能终端。2025年,中小学和中职学校智慧校园达标率不低于30%,高校不低于60%。

六、实施数字教育资源扩充行动。推进基础教育名师、名校资源共享与应用;加快省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形成一批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鼓励高校共建优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创新创业类课程;打造综合性搜索引擎,为师生提供海量的优质资源和精准服务。到2025年,立项建设100项左右智慧教学专题研究项目、1000门左右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增设600项左右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90个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群,认定30个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七、实施教育数据治理行动。完善教育基础数据库,建立数字资源目录和溯源图谱,规范数据采集与使用范围,建立数据共享审核制度,建立数据质量监管和评估机制,创新教育大数据应用。

八、实施教育管理服务流程优化行动。全面梳理面向各类用户的管理服务事项;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动业务管理与公共服务全程网上办理;推行“互联网+监管”“互联网+督查督办”“互联网+督导”,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支撑“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非现场监管和重点事项的督查督办,推动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教育督导。

九、实施教育网络安全提升行动。加强信息资产管理,建立省、市(高校)、县三级教育信息资产库和资产搜索引擎,落实信息资产登记备案、动态更新制度和域名等白名单管理措施。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重点保护个人信息、敏感信息和儿童信息;开展重要数据的备份和异地(云上)灾备,提升对数据被攻击、窃取、泄露的监测、预警、控制和应急处置能力;分级建设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健全网络安全信息通报、共享和报告机制。

十、实施教育数据可信体系建设行动。加强商用密码应用,健全密码保障体系,定期组织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建立区域密码服务节点,建设基于“一校一码、一人一号”的数字认证互联互通互认体系,推动以手机等智能终端为载体的多因子认证;加快区块链技术普及应用,实现入学报名、成长档案、成绩查询、荣誉证书等关键业务的可信运行和业务创新。

2023-11-07 《河南省加快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行动方案》印发 1 1 濮阳日报 c128364.html 1 2025年全省学校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