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龚亚夫,从事基础英语教育30多年,长期从事基础英语教育研究工作,在中学任教并担任英语教研员多年。参与编写、改编和主编多套中小学英语教材,提出了“多起点、多层次、多途径、多媒体”的教材编写思路,是英语教育界的泰斗人物。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新时代的教育灵魂。2022年,义务教育英语新课标提出,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立德树人的必修课,英语学科课程目标也发生重要变化,内容由培养语言能力变为培养和发展核心素养。
龚亚夫老师总结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关键词: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价值关键。 培养和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不仅仅是让学生知晓,而是学会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评价一个人的核心素养,要看他在真实情景中的行为表现,能够完成什么。
在课堂上,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增加他们的体验感。教学“The Sports Meeting (运动会)”主题内容时,先播放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会歌、比赛录像,调动学生的情绪,然后围绕这一主题用英语展开讨论,学生没有了被动学习的压力,便投入到热火朝天的英语交流中。
通过不同语言的学习,获得多种文化,其思维方式开放且包容。英语学习过程中,习得的思维方式、语言文化,对学生的思维和品质有深远影响。
英语教学课堂上,不能仅局限于简单的解读文本。通过阅读学习运动会主题内容,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阅读能源、生态、灾害等相关话题内容,激发学生改造世界的情感。通过阅读人际关系、行为规范的相关内容,启迪学生自尊自爱,对待他人真诚热情。
英语教育的目标,不止是教授学生知识和谋生技能,还要强调将英语作为沟通交流的工具,学习用英语思维方式分析、思考、积极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认知的发展。
时代对英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超越本学科,站在培养全人的角度上来看英语教育。英语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培养一个成功的沟通者,而不仅仅是培养交际能力。一句话概括:英语教育,就是在做人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