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苑拾荟

整本书阅读评价方式探究

市油田第五小学 司巧丽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起增设了“快乐读书吧”教学板块,形成了“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整本书阅读伴随式学习评价,在学生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扮演着“沿途观众”角色,激发了学生持续阅读的热情,进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评价目标要明确

整本书阅读的评价,需要依据课标对不同学段的阅读要求,重点考察学生阅读方法和能力的发展,比如阅读策略、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态度、阅读的理解与运用等方面。因此,在不同学段应形成明确的、便于操作的评价目标。

二、评价体系要科学

建立多维的评价体系

整本书阅读的评价,注重考察阅读整本书的全过程,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可以是每月的评价,期末终结性评价包括两个方面:思维导图、情节流程图、读书笔记、阅读任务单、伴读手册、评价表等静态展示;读书报告会、分享会、辩论会、表演、诵读等动态展示。

关注纵向评价与内隐性评价

纵向评价是对学生各个阶段的阅读情况进行整体把握,关注整本书阅读效果的变化与发展,是对学生个体阅读情况全面的评价。收集整理班级学生的阅读笔记、小组阅读笔记,能了解到学生的阅读理解与运用能力、概括能力、思辨力都有进步。

三、评价方式要多样

导读课激发兴趣

导读课主要教学任务是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喜欢读、乐意读。导读课教学的三部曲是:导趣,激发阅读兴趣;导法,习得读书方法;导行,指导制订阅读计划,借助阅读提示任务,指导阅读。

推进课创意“阅读小站”

阅读评价单设计创意“阅读小站”,“站点”设置要结合单元语文要素、阅读策略、书籍特点和班级学生读书兴趣,设置不同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提高阅读兴趣,提升阅读品质。

分享课展示阅读成果

整本书阅读,既是个体阅读过程,更是共享阅读过程。共享阅读是阅读小组或班级将阅读的感受、困惑和心得互相分享,是整本书阅读的升华。

针对《中国民间故事》展开有趣的评价活动。班级举行“我是民间故事传承人”主题活动,举办“民间故事连环画”展,投票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封面奖”“最佳故事奖”等;表演民间故事,每小组选一个民间故事进行创意表演,要求人人参与;展示静态的读书成果,民间故事海报、思维导图、情节流程图、分享卡、读书笔记、阅读任务单等;学期末班级举行阅读颁奖典礼活动。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吴欣歆,刘晓舟.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下册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4.

[3]李培新.整本书阅读评价方式的探索[J].小学语文教学,2023(5).

2023-11-07 市油田第五小学 司巧丽 1 1 濮阳日报 c128393.html 1 整本书阅读评价方式探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