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贺德敬 通讯员 王媛) 11月3日,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采气厂普光采气管理区集气站员工冯伟在站场巡检录取生产分支管运行压力时,通过对该处的巡检历史数据和现场远传仪表进行对比,发现该处压力表出现故障,集气站迅速组织维修,保证了集输系统的生产运行未受任何影响。这是普光气田推行5G集气站现场巡检智能化的一个缩影。如今,普光分公司已在采气厂普光301集气站、大湾502集气站等6个5G站场,推行智能巡检系统。
由于普光气田高含硫化氢,集气站巡检由现场职工每4至6小时就需要巡检一次。操作人员进入现场,需佩戴8千克重的空气呼吸器,在巡检过程中,需手动记录巡检数据,操作不方便,巡检时间较长,劳动强度较大。遇到装置多的集气站,操作人员中途还会返回站控室更换气瓶,巡检强度增大。此外,在巡检过程中,还会出现巡检人员线路不规范、错检漏检等情况。
今年,按照中石化集团公司“打造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战略部署和“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要求,为加强智能巡检领域的应用建设,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巡检质量,促进普光气田数字化转型,先后在6个5G站场推行智能巡检系统。
“这相当于为操作人员的日常设备巡检提供了‘智慧大脑’。”该厂大湾402集气站站长张国栋说,该系统能够通过派单功能自动给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派单,派单完成后,现场工作人员佩戴设备抵达现场,设备基于地理位置或者图像识别技术完成签到,签到后系统按照巡检规范,指引现场工作人员到达对应设备前完成各设备运行压力等数据的采集。
据介绍,该巡检系统能够通过人工智能视觉识别的方式,对设备的压力表指针或读数进行采集分析,一旦系统判别指针位置或系统读数超过预定范围,系统则会自动告警,显示故障,从而有效帮助现场巡检人员智能化判断各设备的运行状态。遇到自身无法判断的问题,可直接交由系统进行智能化判别,确认系统运行状态,从而有效提升巡检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