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山药丰收的季节,南乐县4800余亩山药地里一片丰收景象,广大农户抢抓晴好天气抢收抢运,县、乡、村部门合力,线上线下共发力,把山药销往全国各地,让丰收的山药变成致富“金疙瘩”。
11月13日,在南乐县韩张镇西韩固疃村的农田里,挖掘机和采挖工人穿梭其中,挖沟、刨土、起山药、装车……一根根深埋在地下的山药被陆续挖出来。这几年,该村通过山药种植,走出了一条“村内有产业、集体有收益、村民能增收”的特色种植之路。
2023年,韩张镇共种植山药2000余亩,可生产山药1600余万斤、山药豆56万斤。被挖出来的山药,有的被客商直接从田间地头装箱运走,有的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据统计,仅韩张镇的山药种植,就可赚取毛利润6000余万元。
山药种植,也为广大群众增加了就近务工、增加收入的机会。南乐县副县长、韩张镇党委书记韩凯表示:“山药从种植到采收都需要大量劳动力,今年山药长势不错,直接带动全镇1000余名群众实现了就近就业。”
尤其是到山药丰收的季节,更需要熟练工。因为挖山药是个技术活,山药的完整性直接影响着山药的市场价格。西韩固疃村村民赵重磊介绍说,一个挖得既快又好的熟练工,每天能挣140块钱。粗略一算,山药的采挖期大约为1个月,每名工人一月就能挣四五千元。除了打工挣钱,流转土地的村民,每亩每年还可收取土地租金2400元。
韩张镇是南乐县集中发展山药特色种植的一个缩影。“示范带动、技术扶持、推广种植”是南乐县发展山药种植的指导思想。据该县农业部门统计,今年全县共种植山药4859.8亩,涉及韩张镇、张果屯镇、千口镇、福堪镇等9个乡镇,山药亩产6000~9500斤,目前山药市场价格3.2~4元/斤;山药豆亩产280~400斤,市场价格1.8~2.5元/斤,全县因山药种植可实现经济效益约1亿元。一根根颜色土黄的山药,真正变成了助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致富增收的“金疙瘩”。
本报记者 段利梅
通讯员 贾红敏 王梦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