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林文)为推动落实《河南省“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加快健全特殊教育体系,聚焦孤独症儿童教育培养短板,提高孤独症儿童教育水平,提升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服务能力,11月10日,由省教育厅、省残疾人联合会共同举办的 2023 年河南省孤独症教育康复专题交流研讨活动在我市特殊教育学校举行。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胡全胜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办好特殊教育,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是党中央部署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特殊教育,省教育厅始终坚持“特教特办”的原则,大力推动我省特殊教育发展,目前基本形成了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教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的特殊教育体系,构建了“布局合理、类别齐全、两头延伸、普职特融通”的特殊教育办学格局。
胡全胜要求,一要提升站位,切实增强做好特殊教育工作的“引领力”。各地各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决策部署,着力在健全办学体系上抓两头、促融合,努力让办好特殊教育的成果惠及每一位残疾儿童少年。二要加强联动,不断增强做好特殊教育工作的“凝聚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与残联、卫健、民政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着力破解特殊教育各种难题。三要强化保障,持续增强做好特殊教育工作的“支撑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地特殊教育学校要加大特殊教育资源建设力度,推动落实经费投入、教师待遇、课程教学等保障措施,积极推进融合教育。
省残疾人联合会教育就业部部长郑咏民讲话。郑咏民强调,要进一步重视孤独症教育康复工作,提升对孤独症教育康复工作的认识;要珍惜学习机会,在交流研讨中解决目前孤独症教育中所遇到的教材选择、教学组织等问题;要领会好会议精神,谋划好2024年工作,支持好孤独症教育康复工作的开展,凝聚孤独症教育康复的合力。
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冯勇致欢迎辞。冯勇代表市教育局对到会领导、专家和教师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近年来,市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要求,不断扩大特殊教育资源,形成了“布局合理、种类齐全、普职特融通”的特殊教育办学新格局。市特殊教育学校、南乐县特殊教育学校成功创建为第一批、第二批省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冯勇表示,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通过教育专家对有关孤独症研究及实践工作的经验分享,积极探索孤独症儿童的适宜教育方式,让教育教学具有更强的适切性,教育评价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更强的活力,难点、痛点问题的解决具有更科学的办法,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做出特殊教育的特别贡献。
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孙献玲致辞。孙献玲指出,市残联、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孤独症教育康复,在科普宣传、康复救助、入学安置等方面做了富有成效的工作。市残联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学习借鉴好经验、好做法,让孤独症教育康复惠及更多孩子。
开幕式后,与会领导一同参观名师工作室、社团活动室、荣誉室、职业实训基地等场所,深入了解学校办学条件、校园文化、职业教育开展现状和聋人高考取得的可喜成绩。与会领导对我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学校管理、办学特色、教育科研、职业教育、社团活动等给予了高度评价。
活动为期两天,以“聚焦孤独症康复教育发展,全面提升教师素质水平”为主题,邀请刘全礼教授等十位知名专家、教师及家长进行辅导讲座和分享。旨在通过交流研讨,了解国内孤独症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成果,学习借鉴好的做法,探索建立我省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的有效模式。来自全省各地市的400余名特殊教育就业工作负责人员、特殊教育教研员和特殊教育教师参加了交流研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