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僵尸企业停产多年造成的工业用地和其他资产闲置,南乐县树立“有解”思维、增强“敢解”勇气、提升“善解”能力、汇聚“能解”合力,盘活一处曾一度闲置6年的废旧厂房,变闲置资产为优质增量,为全市实施制造业倍增、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做法——
11月11日,位于南乐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盛久糖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久糖醇”)投资2亿元、新增2万吨木糖年产能的三期项目,经过一个多月的试车阶段,各项负荷按照计划稳步提升,目前已基本实现全面达产。
“三期项目投产后,我们就拥有了年产4万吨木糖的产能,这个产能约占全球木糖产能的三分之一,而且我们是全球唯一同时拥有以玉米芯、半纤维素和母液三种原料提取木糖工艺的工厂。目前,我们正努力向打造全球最大的木糖生产基地冲刺,为濮阳进一步完善生物基材料产业链作贡献。”该公司副总经理张松茂激动地说。
环顾这个占地近200亩、拥有3万多平方米厂房和现代化生产线,处处呈现勃勃生机的制造业企业,很难想象,6年前的这里,还是一片荒草丛生、设备锈迹斑斑的废旧厂区。
这样的“凤凰涅槃”,源自于南乐县大力盘活低效用地、僵尸企业,有效破解用地紧张制约项目落地和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变闲置资产为优质增量、激发发展活力的工作做法。这一做法,得到市委书记万正峰批示肯定,认为“盛久糖醇的案例很具有典型借鉴意义”,并要求“我市各开发区要本着‘有解’思维,攻坚克难,积极引入外部战略资源,推动重组重整,真正变闲置资产为优质增量”。
日前,记者深入南乐县盛久糖醇采访,解密这一典型做法背后的故事。
树立“有解”思维 盘活僵尸企业
近年来,随着城市不断集聚发展,增量土地逐渐减少,用地紧张、空间受限成为制约项目落地和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与此同时,一些僵尸企业长期停工、废弃多年,造成大量工业用地和其他资产闲置。
如今的盛久糖醇,前身是2006年成立的濮阳市鹏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其建有年产6000吨玉米芯提取木糖生产线1条,2011年3月因徒骇河污水事件停产。3万多平方米厂房、原价值近亿元的设备被长期闲置,宝贵的排污总量指标被浪费,令人痛惜。
面对此情此景,南乐县秉持“不为困难找借口、只为成功想办法”的“有解”思维,从全县产业发展大局出发,坚持“一企一策”,对具有发展前景、与南乐县主导产业相匹配的,优先开展招商重组,积极引进产业类别一致的企业。经多方对接联系,2017年6月,该县招引有意投资木糖项目的外部资本,新成立濮阳国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对濮阳市鹏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收购,使停产6年有余的僵尸企业得以“破茧重生”。
经过3年的改造提升,2019年7月,濮阳国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现木糖单月产量620吨,生产线历史上第一次超过设计产能。为进一步提升产业规模化、自动化水平,2020年9月,濮阳国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入全球第三大木糖醇和功能糖醇生产企业——河南豫鑫糖醇有限公司,助推企业再上新台阶,并成立盛久糖醇作为经营主体。
在随后的3年时间里,盛久糖醇持续进行设备升级和技术改造,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并于2022年9月将木糖产能提升至2万吨/年。同年7月,该公司投资2亿元、新增2万吨木糖年产能的三期项目开工建设,并于2023年10月完工开展设备调试。三期项目达产后,该公司产能可达4万吨/年,实现年产值约6亿元、利税1亿元。
张松茂介绍,目前全国共有在产木糖企业10家,年总产能约12万吨。盛久糖醇产能达到4万吨后,将致力于把南乐打造为全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的木糖生产基地,助力濮阳生物基材料产业链进一步完善提升。
敢于啃硬骨头 合力破解难题
盘活僵尸企业可能涉及合同纠纷、土地收储、资产拍卖、兼并重组、历史税款、人员安置等多种情况,问题复杂而多变。可以说,盘活一家僵尸企业需要付出的心血和努力,远远大于新建一家企业。
敢于动真碰硬,是盘活僵尸企业的核心所在。面对难啃的硬骨头,南乐县主要领导担当作为,亲自找、多方推,悉心盘活、促其重生;在办理相关手续、处理企业债务、化解矛盾纠纷等问题上不回避、不退缩,给了新入驻企业莫大的勇气和信心。正是这种以上率下的“敢解”勇气,带动广大干部迎难而上、主动出击,把盘活僵尸企业变成干事创业的舞台,有力推动了盘活工作高质高效开展。
为加速问题解决,南乐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管委会专门成立由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管委会主任任常务副组长,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任副组长的僵尸企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僵尸企业治理工作,大大提高了僵尸企业治理的效率。
(下转第二版)
本报记者 段利梅 文/图
■ 记者思语
盘活僵尸企业,既要有决心,更要有行动;既要下硬功夫,更要有软服务。这是记者深入南乐县采访盘活僵尸企业工作的深刻体会和切身感受。
僵尸企业停产、荒废多年,造成大量工业用地和其他资产闲置。南乐县盘活僵尸企业的过程,兼顾了资源盘活利用、社会问题解决和产业能级提升,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展现了南乐县委、县政府敢啃硬骨头的魄力勇气,展现了党员干部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能力。
南乐县破解这一难题的做法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表明盘活僵尸企业工作大有可为。各级各有关部门应坚持“有解”思维,转变思想观念,不把僵尸企业当包袱,而是作为一种潜在的有利资源悉心盘活,才能变废为宝。要想盘活僵尸企业,还必须敢于担当、敢于作为、善于作为,有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信心决心。同时,根据僵尸企业的不同成因,顺应规律、分类施策,“一对一”找准病因、对症下药,才能有力有效盘活僵尸企业。
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我市各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还有很多低效用地、僵尸企业。南乐县推行的僵尸企业治理经验,假如能推广使用,不啻为我市破解“项目等地”等瓶颈制约提供一个思路和途径,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