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岚岚 通讯员 杨国栋) 11月23日,记者在濮阳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6国道生产基地看到,全自动配料系统让生产变得轻松便捷:在DCS智能监控中心生产线上,技术人员用鼠标轻轻一点,物料全流程自动输送,机器人码垛、自动包装、预制件养护、烘干和低温烧制等流程一气呵成……
“全自动配料系统将各种设备的运行参数及安全、环保等数据集中在一起,有效减少了员工跑现场的次数,降低了我们的用工成本。同时,新系统在环保方面投入较大,能够有效减少粉尘排放,推动了公司的‘绿色生产’。”基地负责人张文介绍。近年来,该公司聚焦“四化改造”,推动产品、技术、装备、管理等全方位迭代升级,增强了核心竞争力,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今年以来,濮阳县大力开展企业技术改造提升行动,积极推动“四化改造”,即以高端化改造带动产业规模和效益提升、以智能化改造推动制造模式变革、以绿色化改造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以服务化改造催生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企业效益持续回升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引导濮阳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濮阳市海林特种设备制造防护有限公司、中稹绿探(河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与上下游企业开展合作,由单纯制造端向服务端拓展,提高服务性收入占比。以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奖补资金为指引,鼓励企业不断提升行业制造水平、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效益持续回升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
今年,濮阳县计划实施“四化改造”项目18个,已开工建设17个,开工率94.4%;截至10月底,累计完成投资39亿元,占年计划投资额的118.3%。其中,茂恒环境环保机械设备、明海光电PLC光分路器二期等7个项目已竣工,浩森戊二醇系列产品、家雄灯饰半导体高科技智能混气设备等10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濮阳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建省级智能车间1个;德力西电气(濮阳)有限公司成功创建省级智能工厂,实现濮阳县智能工厂“零”的突破,被工信部授予“零碳工厂”,为我省首家“零碳工厂”;浩森生物、训达粮油成功创建省级绿色工厂;濮阳市海林特种设备制造防护有限公司移动压力罐式危化品专用车样品车成功下线,填补省内技术空白。
“下一步,濮阳县将继续深入推进‘四化改造’,实现传统制造业从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从低效供给向高效供给、从速度效益向质量效益转变的目标,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濮阳县工信局党组书记张玉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