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贺德敬 通讯员 李英) 日前,中原油田油气勘探管理部组织勘探开发研究院、物探研究院等科研单位的专家和技术骨干,围绕2023年高效勘探成果开展效益评估,努力降低原油盈亏平衡点,为明年开头起步打牢基础。
众所周知,原油盈亏平衡点是衡量企业发展成果、经营业绩、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晴雨表”。油田资源储量越丰盈,未来发展才会越稳健。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扩充油气资源储量、降低原油盈亏平衡点呢?
今年以来,中原油田聚焦“七年行动计划”和“十四五”发展规划,围绕“拓资源、增储量、扩矿权”目标任务,通过实施滚动评价、规模建产、投资优化等举措,将原油盈亏平衡点控制在年度计划水平以内。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原油田原油盈亏平衡点降至99.12美元/桶,较2022年同期116.5美元/桶下降了17.38美元,为全年增储降本打牢了基础。
为做大资源储量,中原油田聚焦东濮凹陷油气带,大力开展地震勘探与圈闭区带评价,先后完成东濮西南洼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178平方千米,以及东濮、内蒙古等三维地震资料处理,共落实石油圈闭9个,其中东濮7个、内蒙古2个,为年度工作部署夯实了基础。
为提高规模储量,中原油田按照“滚评一体增储量、兼顾深层和浅层拓展新层系”的思路,进一步深化了在致密油气、页岩油气、混积岩等勘探领域的研究认识,并取得了四项重要突破:一是普光探区侏罗系大安寨段混积岩勘探取得重要突破,初步评价资源量1371.34亿立方米,落实控制天然气地质储量528.5亿立方米,开辟了资源接替新领域;二是四川盆地二叠系大隆组海相深层页岩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其有望成为普光气田接续的一个千亿方规模增储上产新阵地;三是东濮凹陷多层系、多类型勘探取得重要突破,文318、文319井获高产工业油流,新增石油预测储量1311.67万吨,新增石油控制储量538.72万吨,形成两个千万吨级规模增储建产新阵地;四是通江—马路背地区侏罗系千佛崖组致密气勘探取得重要突破,初步评价资源量1548亿立方米,落实预测天然气地质储量346.56亿立方米。
为加快储量快速转化,中原油田按照“边勘探、边建设”的工作思路,将内蒙古两口探井调整到东濮,同时开展新领域研究,完成风险井文页1井论证、2024年东濮4口井位的超前部署工作。在东濮和普光探区获得“两项商业发现”:一是按照“一体化增储建产、多层系兼顾立体拓展”的思路,在东濮文濮接合部勘探取得商业发现,落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为522万吨,新建产能1.8万吨,实现了当年部署、当年动用、当年转化;二是按照“新老井结合、集中部署,水平井提产,规模增储”的思路,在普光探区须家河组致密气勘探取得商业发现,新增探明天然气储量133亿立方米,目前正在勘探开发一体化推进。
与此同时,中原油田加快科技“联姻”步伐,面对致密油气、页岩油气、战略选区评价等关键技术,除组织专人赴西南油田、华北油田、胜利油田等开展交流学习研讨外,还加大与中石化内外部单位、地方政府的合作交流力度,并聚焦5个规模增储领域和2个学科技术,广泛开展战略合作与集智攻关,推动西南洼陷带新区带多层系勘探取得进展、前梨园洼陷带岩性油气藏取得突破,明确了文西地垒带复杂断块是下一步增储上产的重点地区,内蒙古探区洼陷带源内岩性油藏是下一步主攻领域。
此外,中原油田还整体统筹工作量、投资、成效,做到超前部署、超前运行。今年以来,通过实施普光陆相致密气/页岩气、通南巴须家河致密气、东濮文西接合部等重点项目,实现勘探开发一体化部署和整体推进;共实施石油勘探项目14个,现已完成7个,其中地震采集1个、探井6个,勘探项目投资与损益构成控制在年度计划以内。
新能源生产开发也是降低原油盈亏平衡点的有力举措。中原油田在配套风电尚未建成的情况下,率先摸索出“光谷法”制氢经济生产模式,预计全年生产氢气80吨。
中原油田将聚焦“战略突破拓场面、优质储量快转化、规模增储保矿权”核心任务,重点打好川东北、东濮老区、东濮凹陷、内蒙古探区等六大增储上产效益攻坚战,充分发挥好勘探引领作用,千方百计推进保矿权、拓矿权、增矿种,不断拓展油田高质量发展空间,积极统筹内外科研力量,为中原油田高质量发展打牢资源基础,守好保供“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