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张洪中 通讯员 闫伟东 宋利蕊) “太感谢您了,孩子现在学习很努力,我和孩子一定学法守法,请您放心!”12月2日,范某对回访的南乐县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蔡民起说。
5月份,蔡民起在办理范某盗窃一案时,发现范某实施盗窃时多次带自己11岁的儿子参加,严重背离了作为母亲的教育职责,对孩子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审查起诉阶段,他及时向范某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并与律师一起对范某进行了训诫。范某当场失声痛哭,懊悔不已,深刻认识到自己在教育方面的严重过失,并表示要痛改前非,肩负起母亲的职责,严格按照家庭教育指导令要求,把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为解决涉罪未成年人家庭存在的监管缺失、教养不当、关爱缺乏、保护不力等问题,近年来,该院立足检察职能,建立“未蓝工作室”,以专业力量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引导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责任、提升家庭教育能力,有效阻断了未成年人由小错滑向犯罪的可能。今年以来,该院先后制发督促监护令12份,督促涉罪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针对教育方式不当、教育理念和方法缺失等问题,制发家庭教育指导令7份,有效帮助监护人依法科学履行监护职责;开展集中法治宣讲3次;向公安机关送达检察意见书,建议对未达刑事责任年龄而不负刑事责任的涉案未成年人进行行政处罚,对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当面训诫,让他们认识到不负刑事责任不等于没有任何法律后果。
搭平台建机制。该院通过购买司法社工服务、争取县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支持、引入社会力量等方式,组建了一支由检察官、家庭教育指导师和司法社工组成的专业化团队。积极探索“精准调查+法治宣讲+家庭教育指导”模式,同向发力,对罪错未成年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提升监护监督质效。在第五检察部设立家庭教育指导站,对涉案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进行心理疏导,开展青少年维权、亲情修复、监护评估、回访帮教等工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与市心灵家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达成合作协议,促进专业化办案与社会化服务无缝衔接;积极融入县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整体部署,争取相关部门的师资支持;与县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精心打磨10余项法治课程菜单,供受教育对象选择;采用“线上宣传+线下宣讲”的方式,在官方微信公众号推出不同主题的家庭教育视频课程,惠及群众1000余人次。
持续跟踪回访。该院动态测评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的心理、思想状态,适时调整指导措施和教育方案,有效引导监护人积极履行监护职责。发现家庭教育监管问题复发的,对失职父母及时督促强制“补课”,促使他们敬畏法律、遵守法律、承担责任。对监护问题比较严重的家庭,由具备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司法社工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将监护监督做深做实、做出成效。该院在办理戴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一案中,戴某父母离异,其跟随父亲生活。戴父经常外出务工,对戴某缺乏监管,偶尔监管也是采用棍棒打骂的方式,戴某与父亲关系极度紧张。刚开始,专业指导小组为戴父制订了为期一个月的家庭教育课程,旨在强化戴父的监护意识,提升其对戴某的管教能力。随着帮教的深入,检察官发现戴父总是对犯了错的戴某以打骂代替家教,反而让戴某对家庭教育更加抵触。检察官及时调整了课程内容,把修复破裂的亲子关系作为首要任务,通过一些家庭教育短视频,让戴父直观地认识到身教的影响力远大于言传。经过指导帮教,戴父愿意放弃固有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跟随家庭教育指导师认真学习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方法。
实施监护监督。该院联合县妇联、县教育局、县公安局,出台《关于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实施办法》《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临界预防办案机制》等制度,明确参与单位在工作中发现涉案未成年人存在监护失职等问题导致未成年人遭受或面临侵害时的职责范围、开展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工作流程,建立家庭教育指导协调联动机制,提升家庭教育指导的强制力。对涉案未成年人,开展临界预防工作,根据监护职能履行情况,对监护人依法训诫、教育、督促、指导,通过督促监护和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树立责任意识,切实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工作。
源头预防治理。一是合力加强法治宣传。该院依托全县18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对家长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提升家长预防、识别子女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先后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进社区、进家庭活动26次。同时,利用“三八”妇女节、“家庭教育宣传周”等时机,深入社区、村镇,针对留守儿童、女童监护人开展宣讲,就亲子关系沟通、性侵害犯罪预防及自护等问题举办专题家庭课堂7次,发放预防性侵害宣传册200余册、家庭教育指导手册1200余册。二是深入调研摸清底数。检察官积极走出机关,深入村居,结合乡镇包村居干部、妇女主任,通过深入村组、入户上门、走进课堂的方式,瞄准失学儿童、留守儿童和单亲乡村未成年人监护人,分类精准引导家庭教育。三是全面落实“一号检察建议”。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团队作用,受邀参加学校召开的家长座谈会,通过以案说法、以事论法、聊天谈法等方式,帮助广大家长从典型案例中系统学习掌握家庭教育理念,准确把握孩子成长规律,让家长引导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第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