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坚持网格化服务制度,做到有诉即办、有诉必办,用真心真情做到暖商稳企。”近日,记者采访濮阳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杨军,在介绍优化营商环境经验时,他打趣地说道:“俺们的田利伟同志都快成了‘小保姆’的‘保姆’啦!”
杨军提到的“小保姆”是他们辖区濮阳市泰正电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研发的一款智能养老护婴产品。今年8月,濮阳现代服务业开发区组织开展“扫楼扫企”活动,田利伟每到一家企业都会与其主要负责人认真交流,了解他们的经营情况和问题诉求。他在走访万利15楼一家企业时,看到该企业墙壁上挂满了各种荣誉证书,其中“河南省青年创业大赛特等奖”“全球清华留学生创业总决赛五强奖”这两张荣誉证书引起了他的注意,与该企业负责人交流后了解到,该企业团队虽然只有6个人,但都曾就职于全国一家500强科技公司,他们在融合国内外多名专家创意的基础上,于2004年开始自主研发具有婴儿呵护功能的智能设备,称为“小保姆”。该设备由107个电子元件构成,其中53%的特制元件和芯片均属于自主独立研发,第一代产品受到市场喜爱,正在升级。由于其中一个元件只能在深圳代加工,且需要满足一定的数量,因为资金不足,目前无法生产。
企业购买外地科技研发服务,就会减少在本市上缴的利税。这是濮阳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内2000多家企业中唯一一家科技研发类企业,田利伟认为具有一定的培育价值,对于本地产业发展是有利的,非常难得。因为该企业属于研发企业,没有量产,缺少产品的市场流量等客观因素,无法享受到政府政策、银行贷款。田利伟又通过其他途径找到一些公司或个人到该公司考察。
自从结识了“小保姆”,田利伟就像它的“保姆”,心里就再也放不下了,除了协调物业加强对泰正公司的服务,还每周都往该公司去一趟,与该企业负责人沟通,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他不甘心这种具有潜力的企业“趴下”,又通过网上找到江苏一家风投天使类公司,为泰正公司搭建桥梁,目前正在就投资合作事宜进行洽谈。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如果这个创投公司能够给‘小保姆’的发展带来转机,也给我们下一步服务企业、招商引资积累了经验。”田利伟说,“以后就得想法多在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和濮阳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里找一些优质项目,说不定就会吸引创投公司,接触到创投公司,再从创投公司里找项目,从而形成招创投、创投招、创投投的招商思路。”
本报记者 杜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