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赵杰华 通讯员 张嘉琳) 今年以来,人行濮阳市分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以学促干”重要要求,以普惠金融惠民、为民、便民,充分发挥党建在农村支付服务点的“红色引擎”作用,打造为民着想、健康发展的农村支付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农民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坚持规范管理,提升农民金融服务获得感。人行濮阳市分行高度重视农村支付服务点规范化管理工作,第一时间制订农村支付服务点优化调整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明确工作要求,严格问责追踪机制,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及时召开工作部署会,明确优化调整业务范围,对辖区农村支付服务点进行分类优化调整、规范管理,按照需求导向,确保业务持续发展、服务持续改善。成立辖区银行机构督导组,对各主办银行的优化调整工作开展现场核查,对发现的问题一对一发布工作提示,督促各主办银行按照科学精简、稳妥推进的原则,将农村支付服务点优化调整工作做深做实。截至10月末,该行共指导主办银行8家次,走访、核查支付服务点50个。通过非现场和现场综合工作,督促各主办银行进一步提升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及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优化调整工作,共撤销设在城区或重复建设的支付服务点 20 个,清理睡眠、低效支付服务点375 个,指导主办银行有效整改低效支付服务点150个。对业务量大、服务效率高的支付服务点,发挥其示范作用,切实提升农村支付服务点服务质效,带动整个地区的业务量增长,为提升农民金融服务获得感提供有效支撑。
坚持风险排查,提升农民金融服务安全感。针对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问题,人行濮阳市分行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范类似问题发生。加强主办银行业务知识培训,做好农村支付服务点合规性管理,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调研督导等方式,压实主办行风险管理主体责任。一是开展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风险排查工作,对各主办银行设立的农村支付服务点合规管理情况、风险防范情况、交易监测情况等进行实地检查,摸透摸清摸实支付服务点在设立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二是建立农村支付服务点检查工作台账,通过现场核查、线上视频、银行交叉暗访等方式开展季度督导检查。在检查中,采取现场询问、责任到人、立行立改、以点带面的方法,督导检查支付服务点113个,高效解决支付服务点运营不规范的问题,真正发挥支付服务点实效。三是建立问题台账,做到“一家行一本账,一个服务点一记载”,实行清单式管理,紧盯一个服务点的问题,力求其主办银行及其他服务点同步整改到位,实现“发现一个、整改一行”的效果。四是以问卷调查、电话回访等方式开展抽样回访,主动倾听农民主体声音,收集反馈意见,作为农村支付服务点改进指引,提升农民金融服务安全感。
在县支行农村支付业务上收后,为克服物理距离远带来的困难,该行建立县域银行机构农村支付联络机制,延伸工作触角。根据支付业务类型的不同,设立农村支付、适老化服务等专项小组,横向覆盖各领域、纵向贯通各层级,不断畅通工作渠道。要求主办银行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自查防范。一是强化交易监测管理,督促收单机构上线监测报警系统,从技术层面防控金融风险。二是管控交易风险,设置人脸识别、手机验证码检验、交易授权签字等方式管控风险。三是落实月度巡检制度,加强自查管理,认真做好日常备案与管理,持续完善农村支付风险防控体系。
坚持党建融合,提升农民金融服务幸福感。该行始终坚持党建统领金融工作的方针,紧扣支农支小市场定位,积极探索“党建+支付服务点”工作新路径。将党建工作与农村支付服务点助农取款业务相融合,充分利用农村支付服务点平台,搭建为民服务的生活化场景,丰富支付服务供给。一是坚持党建引领。要求主办银行将农村支付服务点提质增效纳入重点工作,并作为党建业务融合品牌推动。开展符合农村支付服务点特色的党建品牌活动,以党建助推农村支付服务点健康有序发展。二是打造党建标准示范点。选取负责人为退休老党员、交易量大、管理规范的农村支付服务点,放置党建标志牌,打造党建标准示范点。如选取庆祖镇西辛庄村、海通乡宋锁城村作为“红色服务点”,融合红色教育,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会、“为民办实事”等主题教育活动,提供“党建+优质服务”,有效提升了村民支付服务满意度。三是契合农村实际,提供金融服务。充分发挥农村支付服务点扎根农村、服务基层、便利农户的优势,拓展移动支付便民场景,聚焦农村“适老化”服务,普及防诈金融知识宣传,提升农村支付服务点综合服务能力,实现农村支付服务资源的集约化,在延伸银行柜面服务的同时,让老年人享受线上支付福利,提升农民金融服务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