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社会·民生

守民心 护民利 保民安

——示范区公安分局以“一村(格)一警”全面深化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侧记

入户走访2904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43起,排查各类安全隐患300处,发放宣传材料8000余份……

去年年初以来,示范区公安分局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一村(格)一警”为重要抓手,建立以社区(村)民警为主体、社区(村)辅警为补充、社区(村)警务全覆盖的新型警务机制,进一步夯实了公安工作基础。

全面深化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1月5日,示范区召开全面深化“一村(格)一警”“警网融合”“警调融合”工作会议,就如何深化“一村(格)一警”工作、做实“警网融合”“警调融合”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

2023年以来,示范区公安分局召开全体会议、专题会、座谈会、推进会等30余次,超前谋划部署,紧跟督导落实,推进“一村(格)一警”层层落地、层层见效,全面深化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目前,示范区已建成标准化警务室2个、警务工作站23个,配备社区民警9名、专职辅警27名,基本实现了“一室一民警、一站一辅警”。

一村一警“一张网”服务零距离

“自从有了‘专属警员’,啥时候找都在岗,感觉警察就在身边。”说起“一村(格)一警”,开州街道办事处娄店村村民刘大爷赞不绝口。

一天,外地打工的孩子突然打电话要5万元急用,说“能赚大钱”。刘大爷担心孩子被骗,第一时间把情况告诉了分包该村的警员高向岗。

高向岗了解情况后,立即前往刘大爷家中,及时上门预警,并对其孩子进行电信诈骗宣传教育,避免了群众上当受骗。卫都街道办事处筹备组张仪村村民常大姐说:“村里有了专职社区辅警,还组建了巡逻队,村里人都觉得安全更有保证了。”

如今,在示范区的社区、村落,群众经常可见社区民警、辅警和网格警员的身影,他们或治安巡逻、或调解纠纷、或救助群众……

多元化解实现矛盾不上交

去年11月,民警在所包社区入户走访时了解到,一单元楼上下楼住户因管道漏水问题发生争吵,在交涉过程中,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矛盾始终未得到有效化解。根据了解情况,民警迅速启动联合调解机制,联系该社区党支部书记、物业相关负责人共同化解此事。经过 2个小时的多方联合调解,矛盾最终化解,管道也维修止漏。

作为辖区唯一的派出所,开州派出所积极落实“一村(格)一警”工作,构建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基层治理新模式。民警每周用半天时间下沉社区(村),了解辖区情况,梳理民情民意。遇到矛盾纠纷,民警及时安排人员排查,了解相关情况,与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联动调解。

同时,开州派出所坚持“以防为主,调防结合”的工作思路,以法律宣传为切入点,召集辖区各村委会、居委会、单位负责人、物业负责人开展普法宣传,并依托微信群、宣传条幅等载体,有针对性地向辖区群众宣传民法典等法律知识,引导群众遵法守法学法用法,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民转刑”命案的发生。

示范区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陈静表示,示范区公安分局将持续做好辖区“一村(格)一警”各项工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打好化解矛盾纠纷“组合拳”,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本报记者 侯科建 通讯员 刘爽

2024-01-16 ——示范区公安分局以“一村(格)一警”全面深化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侧记 1 1 濮阳日报 c133776.html 1 守民心 护民利 保民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