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生态优先风帆劲 绿色发展意正浓

—— 工业园区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工作综述

园区,依然是那个园区。

中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创建)单位,全国最具投资营商价值产业园区(区域),河南省首家被国务院安委办认定的C类化工园区,河南省首批通过认定、核定面积最大的化工园区……2023年12月27日,天能、展辰、东方雨虹等骨干企业满负荷运转,大禹防水、浙江航民、宝利电子等新投产企业激战正酣,三棵树、德谦、气化岛等在建项目加速推进,濮阳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工业园区”)上下演绎着项目招引、项目建设的速度与激情。

园区,已然不是那个园区。

2023年12月22日,天能集团(濮阳)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国内首套合金铅真空连铸生产装置建成投产,不仅为废旧电池回收综合利用及再生铅精炼提供全流程工艺样板,而且树立资源综合利用和高水平节能减排典范,实现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重金属颗粒物等达标排放,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君恒生物以地沟油、潲水油等餐厨废弃油脂及棕榈酸败油、酸化油等为主要原料,成功生产出我国凝点最低的二代生物柴油,成为出口欧洲的“绿色奇兵”,以1.8亿元的投入创造出30余亿元的产值……2023年1至11月,工业园区PM2.5、PM10平均浓度较低,分别居全市第一位、第二位,水质达标率100%,未发生土壤重金属污染现象,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作为全市工业发展的火车头、跨越发展的排头兵,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工业园区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把生态环保和绿色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速竞逐绿色低碳发展新赛道,持续深入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园区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迈向更高水平,加快构建大而强、小而精协同发展的现代化绿色制造体系。

强化顶层设计,打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严格按照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党工委会议、管委会常务会议议事内容,作为周工作例会常设议题,定期听取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汇报,协调解决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坚决贯彻落实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不断压实大气污染防治责任,同时出台《濮阳工业园区污染防治应急预案》《濮阳工业园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计划》等文件,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办法,切实将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落到实处。

强化顶层设计。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工业园区聚焦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在全市首批开展区域节能报告编制、评审工作,2023年6月获得市发改委批复。党工委、管委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绿色转型发展,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分领域、多层面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引导企业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发挥产业集聚和生态效应,积极“碳”寻新路。在引导行业龙头的同时,鼓励现有企业改造、扩建,着力强链补链延链,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以集约绿色提质增效,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

优化要素布局。在有限的面积下,工业园区大力引导企业发展屋顶光伏。目前,园区屋顶光伏项目容量达36兆瓦,逐步形成由分散到集中整体推进的格局。同时,积极推进气化岛项目和公共管廊项目建设,通过对氢气、氧气、氮气、水、电、气(汽)、工业原料等生产要素集中供应,实现能源梯级利用,减少了二氧化碳、烟尘排放,节约了企业生产成本。

注重源头把控。作为以“化工、装备制造、新型功能材料”为主导产业的专业园区,工业园区根据产业定位和绿色发展方向,对入驻项目严格把关,既看产业政策、经济效益,又对其科技水平、能源利用、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等进行严格审核,并设置环境保护、综合能耗等方面的“一票否决”,严禁落后产能、落后工艺及落后设备进入园区,从源头上保障园区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强化数字赋能。2020年以来,工业园区积极响应国家对化工园区安全环保的有关政策要求,不断加大安全环保监管力度,大力推进智慧园区项目建设,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投用。该项目已建成涵盖大气和水环境的环境质量监控分析系统,以及废水、废气、固废、LDAR、治污设施的污染源在线监控分析系统,可对监测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建立大气污染溯源系统,从而有效提升环境管理效率和科学化水平。(下转第二版)

2024-01-18 本报记者 李振涛 通讯员 张敬勇 —— 工业园区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工作综述 1 1 濮阳日报 c133936.html 1 生态优先风帆劲 绿色发展意正浓 /enpproperty-->